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


  京城迎來了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避雨的百姓臉上洋溢著一絲微笑。

  雨水落在他們身上固然要換洗衣服,但這些雨水同樣會落到田裡的莊稼上,這便是他們上半年收成的保障。

  一個身穿八品官服的青年男子失神落魄地穿行在小時雍坊中,不知叩響了多少家官員的大門,這些原本都不需要通稟的官宅,而今卻是紛紛將他拒之門外。

  楊廷和本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現在突然被皇帝貶至偏遠之地擔任正九品府倉太使,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結果。

  且不說他的仕途早已經被鋪平道路,現在從人人敬仰的翰林官貶至九流倉官,這便已經是天上和泥潭的區別了。

  他想不通!

  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官妓!

  自己壓根不屑於殺害這等低賤之人!

  結果竟然遭到如此的貶謫,這天道當真不公。

  只是以前對他禮侍有加的府邸,現在紛紛將他視為瘟神般,卻是沒有任何一個府邸肯接見於他。

  “將他抓下!”

  正是這時,王相帶著一幫錦衣衛踏水尋了過來,在看到楊廷和的時候,眼睛亦是閃過了一抹厲色地命令道。

  楊廷和看到王相追來,原本還想要逃,結果腳不聽使喚般,整個人當即摔倒在地。

  “行刑!”

  王相雖然知道楊廷和背後是三位朝廷重臣,但自己背後是當今天子,更是維護公義的律法,當即便是下令命令道。

  面對這個竟然想要逃脫杖責的人自然不客氣,按著大明的律法,對這個藐視皇權和草菅人命的惡棍進行杖刑和掌嘴。

  雨還在下,但刑罰沒有停止。

  那一下下的抽打,打得楊廷和的嘴巴腫起,替那個亡魂懲戒著此人。

  楊廷和在受罰的第二天,由於聖旨不許他逗留,便攜帶僕人離開了京城,誰都不知道這位總能風度翩翩流走在重臣之家的楊檢討有沒有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楊廷和走了,歷史改變了。

  雖然走了一個楊廷和,文官集團還會培養另一個楊廷和來延續他們官紳階層的權勢,但龍椅上的那個人終究看穿了文官集團的小把戲。

  不管是文官集團還是武勳集團,他們都已經不再是開國時的屠龍少年,而是演變成為一頭頭惡龍。

  朱祐樘知道自己其實是管不過來,但亦不會看到後坐視不理,始終還是相信華夏終將撥雲見日。

  這場春雨竟然連續下了三天,但終究是會晴時,幾天後整個京城又變得祥和明媚。

  今日迎來一場盛事,朝鮮等五國使臣前往奉天殿朝貢。

  在明朝開國之初,朝鮮半島的王國叫高麗,後來高麗大將李成桂成功奪得王位,新王嚮明太祖朱元璋稱臣求冊封賜印。

  由於朝鮮的李家是武將奪天下,而今同樣仿效明朝重文輕武,加上在元朝便被打斷了脊樑,而今是牢牢地抱緊大明的大腿。

  朝鮮歷代統治者均不敢稱帝,他均循例向大明受封“朝鮮國王”,故而只能自稱“予”或“寡人”,而朝鮮臣子只能稱“大王”或“殿下”。

  朝鮮不僅完全臣服於大明,而且是跟大明朝往來最緊密的藩國。

  原本太祖規定朝鮮是三年一貢,但朝鮮只要能找到藉口都會前來,經常都是一年一貢。

  除了因為他們嚮往京城的政治文化外,亦是跟大明薄來厚往的朝貢有關,另外他們亦可以趁機經商。

  現在大明重走強軍之路,接下來想要滅掉一個早已經腐爛的朝鮮,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除朝鮮使臣之外,琉球國、呂宋、後黎和占城使臣早已經到達會同館,而今日將會一起進行面聖。

  在午門城樓鐘鼓齊鳴的時候,新任禮部左侍郎劉健帶著五位使臣進入,一行人穿過午門,便是看到前面金水橋和奉天門。

  李寔上次已經來過,但琉球國、呂宋、後黎和占城是第一次前來,原本京師便已經讓他們感到震驚,現在看到紫禁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對而言,朝鮮還要相對好一些,琉球和呂宋都是島國,本質其實就是幾個部落的酋長,如何見過此情此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