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


  明朝採用的是衛所制,衛所官兵皆是世襲,所以武舉制度一直沒有形成定製。

  直至成化十四年,汪直意識到大明軍隊的中高層軍官已經走向腐化,故而這位被後世史學家以“竟良死”來表達不憤的權監請求成化帝參照文舉設武科鄉、會試。

  雖然明朝武舉由此正式走向常規化,但其實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武舉所面對的群體僅僅只是各地的軍戶,由於武舉文試門檻和衛所高級軍官可以輕鬆打擊,所以很多衛所出眾的軍丁壓根沒有參加武舉考試的資格。

  朱祐樘自然能夠看到這種武舉的弊病,但武舉的功效顯而易見。

  雖然明朝武舉有所不足,但在大明武舉中走出不少大名鼎鼎的名將,如俞大猷和戚繼光都是武舉出身。

  正是如此,即便大明的武舉有所不足,但還是能夠從中挑選出不少實用性軍事人才,故而只需要進行微調即可。

  有別於文舉考試幾乎固定的考試時間,武舉考試時間則顯得更加的靈活,且時間跨度亦會大大縮短。

  此次武舉恩科是弘治元年二月在兩京十三省舉行武舉鄉試,而本月則在京城舉行武舉會試,跨度不足半年時間。

  在考試的具體內容上,朱祐樘同樣做了一些改革。

  跟傳統“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有所不同,此次恩科會試更著重於武藝,從而減少權力的尋租空間。

  其實這個時期的大明軍隊恰恰不缺少擅於兵法的將領,畢竟很多世襲的高級軍官都是從小熟讀兵書,軍隊反而少了那種敢於跟敵人玩命的勇氣。

  至於原本武舉定考核的四書題,學習儒家的那套仁義道德的思想,卻是被朱祐樘毫不留情地取消,改為默寫武經。

  正是如此,此次的恩科武舉其實更加註重考生的“動手能力”,而不是他們所喜歡的“理論能力”。

  另一方面,武舉還暗藏著一場選拔。

  以前不懂儒學和兵法理論的軍丁,幾乎是沒有出頭之日,但此次武舉會試則給這些群體一個機會。

  朱祐樘在年初時,便下旨著令各縣不限出身,推薦能運八十斤大刀者,故而各地有很多目不識丁得以前來京城參加武舉的會試考核。

  其實大明各地衛所並非真沒有驍勇之士,只是他們通常出身窮苦,不說很難拿到武舉鄉試的機會,而且他們壓根沒有錢讀書識字。

  此次僅僅以力氣為門檻,不僅底層百姓中的大力氣有機會赴京,很多在衛所中不得志的軍丁亦有了參加武舉的途徑。

  只是有別於傳統的武進士功名,這些特招的大力士僅僅只參加運刀和武藝比拼,而他們得到的是朝廷特別授予的恩科武生功名。

  武生,這將是源自弘治朝的全新功名,而這幫人將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活躍於大明的軍隊之中。

  八月初一,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西安門外,一百名恩科武進士和一百名恩科武生已經等候在這裡多時,每個人都身穿一套嶄新的武服,臉上顯得既興奮又緊張。

  武進士的表現還好一些,但一百名恩科武生則是感受到了命運正在悄然發生改變,臉上更是喜不自禁。

  他們都是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有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匠學徒、船伕、小商販和郎中,但在這一場百年難遇的機緣之下,卻是即將會成為大明軍隊的中低層將領。

  由於此次選拔沒有設置年齡限制,而今這幫群體年紀最高達到五十歲,而最年紀最低者則是一位十三歲的少年郎。

  “進!”

  禮部官員在得到裡面太監的反饋後,便進行宣佈道。

  一百名恩科武進士和一百名恩科武生不由得嚥了咽吐沫,卻是知道哪怕這座皇家園林都有頗多規矩,顯得緊張地跟隨禮部官員由西安門進入。

  從外面走進這座皇家園林,看著周圍的景緻,頓時有一種來到另一個時空的錯覺。特別沿著宮道來到太液池邊上,沐浴著迎面而來的湖風,眼前的湖光山色變得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