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三百八十九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


                 自弘治二年黃河大決堤,河南受災的百萬流民遷往東北,而弘治朝的大治黃河亦正式拉開了序幕。

  雖然人定勝天的理論是沒有錯,但後世現代化社會破壞環境都要遭受代價,而今人為地強迫黃河為運河服務其實是在挑戰大自然。

  黃河和京杭大運河其實兩個矛盾體,黃河需要奔流到東海的那份順暢,但偏偏被人為地要求分出水源為京杭大運河“輸水”。

  儘管大明朝廷早已經看到兩者間的矛盾,但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亦是隻能選擇優先於京杭大運河。

  一旦哪天黃河不給運河輸水,那麼運河便會直接停擺,南北的水路自然無法航行,往來的商品自然無法流通。

  受到影響最大的是漕糧,特別七月是今天夏糧北上的黃金期,無法通航便會造成大量的漕糧停滯不前。

  其次南方運來的貨物自然無法北上,這很容易會造成北京城的物資緊張,甚至會推高北京城的商品的價格。

  正是如此,雖然朝廷有著很強的治河決心,但並不打算讓運河停擺,所以將黃河改道的時間選在雨水最充沛的夏季。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黃河終究是一頭難以馴服的巨獸,根本沒有進入治河總督衙門設計的新河道奔流,而是我行我素般地從新路徑奔赴東海。

  儘管治河總督衙門有備用方案,但京杭大運河想要借水還需要一些時日,導致漕糧在山東段徹底阻塞。

  現在山東的蝗災剛剛擴大到北直隸,而運河偏偏在這個時候無法通行,無疑給人一種陰謀的味道。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不利的因素,由於現在棉花的效益太高,所以北直隸今年種植棉花的百姓高於往年,糧食的產量自然進一步下滑。

  “難道真的只是巧合?”

  在看到京城米價飛漲的時候,王越最先嗅到一絲陰謀的味道,但著手調查河道設計圖並沒有看出貓膩,不由得困惑起來了。

  雖然他所掌控的都察院在這些年一直不停地打擊違規官員,但天下的官員基本上沒有不貪的,致使他從不敢放鬆。

  不說能夠遭人為干預的治河,哪怕蝗災這種自然災害未必不能被人提前知悉和加以利用,所以現在京城米價暴漲很可能是人家蓄謀已久的陰謀。

  終究而言,京城米價的利潤太大了,而他謫居安陸四年期間深知底層百姓的不易,所以並不想眼睜睜看著百姓吃高價米。

  “爺爺,你找我?”王煜從外面大步走進簽押房,顯得意氣風發般地道。

  雖然上次在王府街巷被偷襲,自己差點險死當場,但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心理陰謀,仍舊選擇走在修檢廳的第一線。

  王越雖然心裡對這個孫子十分滿意,但還是板著臉道:“在都察院這裡沒有爺孫,注意你的身份!”

  “卑職拜見王閣老!”王煜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而後規規矩矩地見禮道。

  王越聽著這個稱呼又不甚滿足,但還是將剛剛從工部得到的河道新圖道:“這是河道新圖,我懷疑河道總督衙門有人動了手腳,你即刻帶你的手前去調查河堤是否存在貓膩!”

  “卑職領命!”王煜深知事情非同小可,當即上前接過河道圖道。

  王越看著跟自己年輕時越來越像的孫子,亦是認真地叮囑道:“你是我的孫兒,又得皇帝賞識,到了地方免不得被人處處恭維!只是河道恐有貓膩,此行你務必要多加提防!”

  “爺爺,您放一百個心好了!現在國子監那邊都時常請我過去傳授偵察經驗,哪怕他們的靠山是朝堂中人,那亦不能大過皇帝和您,孫兒亦有能力應付一切!”王煜知道地方的勢力沒有朝堂大佬的支持很難成氣候,顯得十分自信地道。

  王越看著越來越自信的孫子,知道接下來恐怕真是年輕人的時代,便是輕輕擺手讓自己孫兒離開。

  駕!

  王煜是雷厲風行的性子,在接到都察院的最高指示後,當即便帶領他隸屬的都察院修查廳人員騎馬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