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三百八十九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

  都察院此次是秘密行動,所以在京城並沒有掀起一絲波瀾。

  原以為京城的米價會繼續上漲,但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米價竟然沒有動靜,似乎已經到了一個極限般。

  不過在這個時候,朝廷亦沒有過多關注京城米價的上漲,而是正在集中精力進行除蝗。

  “什麼,滅殺蝗蟲還有獎勵?”

  “蝗蟲能殺嗎?不會觸怒上蒼吧?”

  “伱這是迂腐!麻雀吃糧都知道要打,怎麼蝗蟲就不能打了?”

  ……

  由於大明朝廷已經敲定除蝗的計劃,朝廷除了出臺相關的獎勵政策外,則是發動整個北直隸的人員進行捕殺蝗蟲。

  雖然宋朝嘗試過捕殺蝗蟲,但那一次其實談不上成功。

  而今大明將會動用更多的資源,一旦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那麼將會給華夏的滅蝗事業指明方向。

  儘管存在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殘留,但底層的百姓深知自己的米缸更重要,故而並沒有誰真正蛋疼反對這個決策。

  正是如此,朝廷的政令已經下放到官府,除了出臺除蝗獎勵條例,亦頒佈相應的考核制度,促使各級衙門都在組織百姓滅殺蝗蟲。

  弘治四年,歷史再度出現了一些偏差,一場浩浩蕩蕩的人類和蝗蟲的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紫禁城,奉天殿。

  這一座屹立在紫禁城中央的大殿,偏偏還擁有一個高大的臺基,令這一座大殿透著無上皇權的壓迫感。

  坐在大殿之上的朱祐樘召見了朝鮮的使者,自然已經提前知悉使者的來意:“朕在前年見朝鮮王尚值壯年,而今竟能病重不起,此事令朕匪夷所思,亦是心有不安。朝鮮乃大明的東籬,朝鮮王為朕的賢王,今朕疑朝鮮國恐有詐。要麼是庸醫害人,要麼朝鮮王身側有惡人,朕遣一御醫一良臣隨你前往漢城查明真相,世子歸國一事查明再議!”

  “陛下,朝鮮國內無……!”朝鮮使者聽到這個說法頓時像吃了一百隻蒼蠅般,但還是硬著頭皮期待大明皇帝改變想法。

  卻是不等對方說完,站在旁邊的尹直當即進行呵斥道:“大膽!陛下如此安排,乃是為朝鮮王及其國之安著想!你敢阻撓,你是不忠朝鮮王,還是你就是朝鮮王身側惡人?

  “外臣冤枉,外臣一心事主,外臣領旨謝恩!”朝鮮使者面對大明皇帝表現出來的善意和大明重臣的指責,只好硬著頭皮表示感謝道。

  雖然他們找的這個藉口很合適,但奈何眼前的大明皇帝更有智慧。

  畢竟大明朝廷派遣太醫和官員前去漢城,人家是以為救治朝鮮國王為由,這個舉動算是宗主國對外藩的重視。

  當然,如果他們證明朝鮮王確實是病了,而且朝鮮王身邊並沒有奸臣,那麼大明皇帝應該沒有理由再阻止他們接回世子了。

  朱祐樘已經打定主意收拾朝鮮,卻是假意扭頭望向尹直道:“尹閣老,事不宜遲,你即刻物色合適的御醫和官員隨使者前往漢城查明真相!”

  “臣領旨!”尹直是針對朝鮮的知情人,亦是不動聲色地回禮道。

  面對朝鮮使者任命朝鮮官員出任濟州牧的請求,大明朝廷自然是打了回去。

  在朝鮮方面敢於對大明城動兵的時候,那麼便已經註定朝鮮丟失濟州島,而今徐世英早已經將濟州島的行政權收歸大明城。

  正是如此,朝鮮使者並沒能如願地帶回他們的世子,卻是隻能帶著大明的太醫和官員返回漢城,同時還得讓朝鮮國王裝病。

  七月中旬,滅殺蝗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每日都有大量的蝗蟲被滅殺。

  雖然這種蝗蟲不能吃,但卻是餵養鴨子的最好食物,而朝廷還特意從外地購買大量的鴨子來京低價出售,甚至近期禁止殺鴨。

  只是貪婪才是人類的本性,而華夏從來都不缺少趁火打劫的奸商。

  正當大家以為京城的米價消停的時候,通州糧倉起火的消息突然傳來,令京城的米價再度出現了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