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七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


  十二月的京城,北國飄雪,銀裝素裹。

  西苑中央的太液池已經冰封,這座皇家園林同樣被白雪所覆蓋,唯有西邊那座宮殿還露出黃色的屋脊。

  一行朝廷重臣身披裘衣,頂著漫天飄下來的雪花,踩著來不及清掃的積雪從宮門走進來,每個人的臉色都顯得肅穆。

  在他們跟隨太監來到御書房,先在門前的屋簷下抖掉身上的積雪,這裡恭恭敬敬地走進裡面參拜。

  御書房的地暖已經全面啟動,不僅有著源源不斷的暖氣從地底冒起,空氣中飄散著一股淡淡的檀香。

  大明王朝最高會議始終安排在這裡,而今他們亦是為了解決帝國所遇到的問題而來。

  在朝廷政令推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如今的阻力出現在江南。無論是農業還是商貿,江南都是帝國重中之重的地區。

  “興化縣至今沒有張帖銀元政令!”

  “徽州府市面如今尚沒有出現銀元!”

  “淳安有名儒稱新錢為假錢,呼籲士林拒之!”

  ……

  弘治朝在今年推出最具深遠意義的舉措,正式廢除帝國一直盛行的銀本位制,結果在江南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

  北京城是天子腳下,朝廷治理了整個權貴階層,加上這裡的百姓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所以廢除銀本位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雖然無法避免還有普通百姓使用白銀交易,但絕大多數的交易結算都改用銅錢和銀元,新幣可以說徹底取代白銀的地位。

  銀元的好處其實顯而易見,且不說店家的秤容易缺斤少兩,而且銀兩的雜質有所差異,最終的火耗會損失的損耗差別很多。

  現行的銀元存在固定的面值,且還會跟低面值的銅錢直接綁定,這無疑大大強化交易雙方的公平性。

  只是在京城暢通無阻的銀元,結果到了富庶的江南地區想要推行竟然舉步維艱,遭到了重重的阻力。

  至此,朝廷和江南地主階層的矛盾在這一刻竟然意外爆發衝突。

  究其原因,大明朝廷在江南的影響力早已經大幅度削弱,而且朝廷廢除銀本位確實侵害了地主階層的核心利益。

  國朝至今已經一百餘年,社會階級早已經固化,絕大多數的財富已經被少數人所掌握。

  他們幾代人積攢大量的白銀,現在僅因為日本擁有大銀礦和海外存在諸多銀礦就要廢除銀本位制,這讓他們又豈能甘心呢?

  朝廷這項廢除銀本位的政令到其他地方還好,畢竟很多地區窮得叮噹響,只要朝廷能夠保障銀元的購買力即可。

  江南地區卻是完全不能接受,由於國朝至今一直有所遏制土地兼併,白銀是他們財富的重要形式。

  現在他們好不容易積攢到如此豐厚的家財,又豈能讓這數之不盡的窖銀大幅度貶值,乃至不能流通使用呢?

  至於日本會不會因為坐擁大量銀礦而洗劫大明的社會資源,這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事情,亦或者壓根一點都不重要。

  正是如此,廢除銀本位制已經大大觸犯到江南地主階層的核心利益,而今幾乎整個地主階層都在阻止銀元流通。

  朱祐樘跟以往那般坐在閣樓上充當觀客,在接受這幫重臣的跪禮後,便讓劉瑾示意他們可以進入會議了。

  “在江南推行新錢確實十分的難辦!”

  “哪怕難辦亦得辦,難道咱們的商品要給日本和蠻夷席捲一空嗎?”

  “咱們總不能要用刀子架在他們脖子逼他們使用銀元,此舉跟北虜又有何區別?”

  ……

  今日召開最高會議主要內容正是商討新幣在江南推行遇阻一事,雖然他們意識到廢除銀本位的重要性,但亦是不願意採用武力的方式。

  理論上,朝廷通過武力確實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但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很容易釀造大的反抗勢力。

  歷朝歷代在遇到財政危機的時候,通常都想到發行大錢來解決,但以一當百的大錢往往加劇貨幣體系的崩塌,更是促使地主階層倒戈。

  現在他們想要通過武力迫使江南所有地主使用新幣,且不說能不能做到,哪怕真能做到亦得面臨不可預測的大動盪。

  最為重要的是,一旦王朝徹底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整個江南地區,那麼難免要面臨政權更迭的命運。

  徐瓊雖然的聲望不及劉吉和尹直,但卻是堅定的帝黨:“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你們就別在這裡抱怨了,咱們朝廷接下來該如何在江南推行新錢,今日必須拿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吏部尚書李裕和工部尚書賈俊知道光抱怨確實無濟於事,只是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不由得暗自感到一陣頭痛。

  按現在的情形,江南的地主階層已經開始抱團,朝廷現在通過政令的方式廢除銀本位制簡直是難於登天。

  “雖然遇到了阻礙,但咱們朝廷自然是繼續要求整個江南推行銀元結算。從布政司到府,再到州和縣,要求所有地方官員倡導百姓使用新錢,禁止白銀在市面流通!”兵部尚書劉宣深諳治軍之道,當即率先表態道。

  自從思想上由虛轉實後,他亦是覺察到軍隊的中低層將士無非是為權為錢,而今飽讀聖賢書的地方官員必定同樣如此。

  只要朝廷拿捏著地方官員的前程,那幫地方官員必定不敢陽奉陰違,而是乖乖貫徹大明朝廷廢除銀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