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


                 弘治七年的春節如期而至,整個京城洋溢著春節的喜慶氛圍。

  鼓樓一帶顯得十分的熱鬧,主街道被擠得水洩不通,不過百姓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特別購得年貨的家庭分明的高興。

  以前都是的日子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現在大家整體的生活欣欣向榮,導致整個京城的年味十足。

  特別在新年前的準備上,大家亦紛紛給自己的小孩準備新衣裳。

  “這種新式的衣服就是好看!”

  “我瞧我兒子他們的校服,當真是精神!”

  “我家小孩惦記尼龍扣的衣服好久了,今天剛穿上甭提他多高興了!”

  ……

  春節是一段難得的悠閒時光,而今閒下來的婦人亦是聚到一起拉家常,現在尼龍扣的衣服成為時下談論的焦點,亦是現在京城時尚的代名詞。

  在尼龍新材料橫空出世後,原本最初的發展方向是魚線和魚網,事實上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但隨著皇家布行推出尼龍紐扣,並且對傳統的服飾進行了改良,導致這種高級釦子衣服很快風靡京城。

  特別國子監率先採用尼龍紐扣,更是為名下的學院推出新式的尼龍紐扣校服。

  這釦子一扣,整套衣服便穿好了,整個人顯得更加的精神抖擻,故而從去年夏天便已經出現了一種流行的新趨勢。

  “此等衣服不倫不類!”

  “如此做法,將禮統置於何地?”

  “此等歪風邪氣,應當進行遏制!”

  ……

  在面對新式的尼龍扣衣服的時候,很多保守派的士大夫跳出來進行指責。

  雖然他們直呼有辱斯文,但亦有著喜歡新奇的百姓,特別尼龍扣衣服在國子監流行成為趨勢後,廣大的百姓對尼龍扣的衣服顯得十分的嚮往。

  有了市場需求後,自然就不乏追逐利潤的人。

  即便不像後世的衣服那般花哨,但亦已經有了傳統中山裝的樣式,最令人嚮往的還是那一顆顆五顏六色的尼龍扣。

  至於弘治統治下的朝廷,對這種事情自然不會反對,甚至還在暗地裡默默地推了一把。

  即便是一顆不起眼的紐扣,只要將它放到對的地方,同樣可以引領潮流,甚至是改變如今守舊的社會。

  “好看倒是好看,但就是太貴了!”

  “可不是嗎?都差不多頂咱們縫兩件衣服了!”

  “現在就興這個,孩子也喜歡,穿出來倍有面子!”

  ……

  雖然百姓的接受度沒有問題,但針對尼龍扣價格過高的問題,亦是讓她們產生了一種無奈的情緒。

  偏偏地,尼龍扣衣服是時下的潮流,甚至代表著一種身份,你不穿甚至還顯得低人一頭。

  尼龍扣火了,尼龍扣衣服火了,一切都朝著好的方面在發展。

  弘治七年,元旦大朝會。

  朝鮮、北順和日本等使者紛紛來到了這裡,在看到眼前這座雄偉的奉天殿,亦是默默地因為大明王朝的強大而感到緊張。

  文武百官亦是依次走在殿中,雖然大明朝廷難免要面對各種問題,特別財政的開支過大,但如今強大的大明王朝讓他們的腰桿挺得筆直。

  朱祐樘在升朝後,來到了龍椅上淡定地坐下,目視著跪倒在自己面前的群臣,而後打量宣進殿中的使者。

  如今整個人越發的成熟與穩重,雖然七年的時間不長不短,但已經在萬國建立了屬於大明的絕對威望。

  特別大明去年派艦隊繞道馬六甲從印度洋進攻白古國,雖然現在白古國還是一個王國,但誰都知曉那個六歲的白古國王僅僅是汪直所扶持起來的傀儡。

  遠在印度洋那一頭的王國都被大明王朝輕輕鬆鬆面臨滅國的命運,他們身邊南洋、東海,又有什麼能夠跟大明叫囂呢?

  雖然熟悉的流程,但今天的使臣團感受到王越等重臣的虎視眈眈,特別新晉的武勳鐵象山像是要吃人。

  “我們朝倉家願獻生鐵五千斤!”

  “我們馬尼拉國願獻生鐵一萬!”

  “我們朝鮮國願向天朝獻生鐵五萬斤!”

  ……

  面對大明方面的潛在威脅,在此次的大朝會上,卻是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各國的使臣紛紛向大明通過獻鐵表達他們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