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

  各國都擁有生鐵的產能,現在得知大明王朝能修建京津鐵路,偏偏禮部官員逐個找他們溝通,故而亦是十分上道地增加了貢品。

  當然,琉球的使臣此時已經滿頭大汗,因為他們的生鐵一直依賴於福建。

  朱祐樘不是一個迂腐的皇帝,如今帝國的財政面臨困難,京津鐵路需要大量的生鐵,所以自然是接受這幫一心只想沾大明便宜藩屬國的誠意。

  各國或多或少都擁有鐵礦石資源,他們其實不必將鐵礦石運到大明,只要奴役他們的百姓開採鐵礦和鍊鐵,然後將生鐵運送到碼頭即可。

  之所以他沒有選擇武力擴張,其實亦是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畢竟奴役的事情往往是自己人做得更加輕車熟路。

  朱祐樘面對這幫懂事的外國使臣,不由得滿意地點了點頭,便給旁邊的郭鏞遞了一個眼色。

  “朝鮮加賜銀元三千!”

  “馬尼國加賜銀元六百!”

  “北順國加賜銀元三千五!”

  ……

  郭鏞對朱祐樘點了點頭,便對各國的使臣給予了贈幣。

  現在大明王朝的回禮顯得簡單粗暴,以前都是回贈大明的拳頭產品,但現在直接賜銀元,任由他們隨意揮霍。

  各國的使者原本還頭疼採鐵和鍊鐵的事情,但聽到這些恩賜後,眼睛不由得紛紛地亮了起來。

  眨眼間,新春佳節結束,一切彷彿又迴歸到平靜之中。

  河北村,這是一個位於北京城北郊的小村子。

  原本這個村子名不經傳,自從因高利貸而走投無路的餘明到京城的一番傳奇之旅後,河背村亦跟著餘明火了一把。

  餘明有幸見到當朝天子弘治,而且成為朝廷廢除高利貸的典型案例,導致他這個高利貸的負債者順利脫離苦海。

  已經數年過去,餘明正站在村邊的曬穀場上。

  現在他不再是被高利貸逼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雖然四十多歲的人看起來仍舊五十幾,但整個人明顯更加的精神。

  由於他是河北村千百年以來,第一位有幸面見過天子的人,而今他眾望所歸成為了河北村的村長。

  餘明在出任村長後,亦是大力鼓勵大家種植棉花,同時鼓勵村裡的女人紡織,導致整個村子生活是越來越好。

  原本很多人都以為棉花價格會大幅跳水,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明海外市場不斷做大,而棉花的經濟效益一直很高。

  至於紡織更是不愁銷路,現在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人不再僅限於吃飽穿暖,而且開始追逐尼龍扣衣服,導致布料同樣有很大的需求市場。

  餘明看著村子裡的變化,特別絕大多數村民都穿著新衣,心裡亦是思緒萬千。

  原本他在村子推動棉花和紡織,其實心裡有著幾分報恩的味道,向那位給予自己新生的帝王增加微薄的助力。

  結果呢?他有沒有幫到皇帝另說,反而帝王所指的方向成就了自己,讓他成為一個受村民尊敬的好村長。

  “村長,這真的能行嗎?”

  “村長,咱們以前挖井可是死過人的!”

  “村長,要不您再考慮考慮,真出人命不好交代啊!”

  ……

  村民在得知村長餘明竟然要挖一口新井,初時顯得十分的亢奮,但很快卻是紛紛表達自己的擔憂。

  河背村的田地雖然得到天然河道的灌溉,但這裡的土質十分鬆軟,因此直到如今都沒有井。村民長年的生活用水都是二里外的泉水,或是不太乾淨的河水。

  “挖井是朝廷鼓勵的,我亦相信皇家挖井隊的實力,咱們跟他們說明情況,到時再給他們加錢!”餘明這些年亦是多了幾分帶頭人的魄力,顯得力排眾議地道。

  現在的村民都已經見識到餘明的領導力,看到村長堅持要請來挖井隊,亦是紛紛表示同意。

  幾日後,隸屬於皇家建築之下的挖井隊帶著他們吃飯的傢伙進扎村子,村莊的氛圍隨之變得熱烈起來。

  “放心好了,咱們的人不會出事,你們亦不需要額外給我們加錢!挖井,我們可是專業的!”領隊的人是皮膚黝黑的中年人得知情況,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

  挖井隊的工人們身著統一的工裝,竟然採用了尼龍釦子,而腳下竟然是尼龍鞋,顯得隆重地燃燒錢了鞭炮舉行挖井開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