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27 超出估計的韓康




而且現在雖然北林市的大大小小黑惡勢力打了不少,但冰城還是多,各種菜霸、漁霸依然在一些小市場存在,豬肉顯然也在其中。



個體戶要屠宰生豬也是個麻煩事兒,需要打點,倘若家裡還兼著肉檔,還要跟市場管理處打交道,這又是另外一鋪。



兩相比較,不是養個幾十頭豬,還不如直接去找個需要自己的廠子。



“西蘭·大橋養豬場”的宣傳是做得很到位的,尤其是北林市還有“三下鄉”衍生出來的“農村科技特派員”,都是大中專農技專業的學生,別看學生娃好像只會照本宣科,然而就是這個照本宣科,社會上想要系統性學習,差不多要學生娃四五年的學雜費。



同時虞龍為了穩住軍心,帶來的一筆資金,就是跟“科技下鄉”有關,而且繞開了鄉政府,直接由區縣到鄉村,只不過這些鄉村都有一個特點,跟“沙食集團”的“農村供銷合作社”掛鉤。



“科技下鄉”的學生會掛個副村長名頭,想要管事兒顯然不成,老百姓不服,村幹部也不服。



但這個副村長跟“農村科技特派員”是綁定的,也就說,會帶著一筆資金。



會計毫無疑問就是“農村供銷合作社”的,由常駐經理、出納配合“農村科技特派員”的工作。



總資金不會太多,也就三千塊錢到一萬塊錢,視自然村、建制村的規模而定,當然也要看當地的特產。



比如西蘭縣隔壁一個縣,號稱“牛城”,那不管是奶製品還是種牛的精液,都是有相當不錯的效益,哪怕誰家有“大種公”,誰家就能通過“農村科技特派員”或者說副村長,獲得起步資金。



一般就是免息借款的形式,但為了避免扯皮,還是會盡可能地利用好“沙食集團”的市場渠道。



虞龍的做法就是強化基層但又不能直接替換原有結構,打掉“村霸”之流之後,還是要回歸秩序,但是要想把區縣的權威傳遞下去,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團結更多的人。



技術手段上來講,就是“拉一批打一批”,當然也可以說是“團結大多數”,具體工具手段,一是帽子二是票子。



他既然是北林市事實上的“清湯大老爺”,這種操作可行性極高。



預備資金從“西蘭縣開發區”走賬,但既然是預備,就是能不用則不用,儘可能還是發動群眾,一起賺到實實在在的鈔票。



合作努力的過程,是寶貴經驗,虞龍是打算做好深入追蹤的,將來也是具備指導性意義的地區經驗。



當然這是跟張浩南比。



此次“國慶節”的大型招聘會,虞龍親自坐鎮,給本市各區縣下崗的技術工人,提供了極大便利,即便是農戶,也差不多能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就業崗位總量等著去競爭,可以說從“清湯大老爺”的標準來看,虞龍完全合格。



至於教師和醫生護士拖欠的工資補上了三十個月的,更是讓虞龍的“官聲”極為響亮。



因為醫護人員和教師各有各的職業生態,他們在輿論傳播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連教師都要寫感謝信、表揚信,那麼基本上學生、學生家長,也早就聽說了。



政務院也沒想到虞龍這麼頂,快刀斬亂麻之後,還躲了一大堆的明槍暗箭,短短几個月,別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跟他一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他燒的火不是具體哪個部門,而是一個系統一個系統的燒,放以前早被人崩死在政府大門口,要不就是被栽贓各種貪汙、嫖娼甚至惡性犯罪。



但虞龍到現在一個槍子兒都沒吃到,反倒是張浩南,來了冰城就是各種大動靜,今天挨炸,明天進山被獵戶用獵槍瞄,玩的就是心驚肉跳。



工作小組本來是做好了最壞的準備,結果己方也沒見死了誰,反倒是韓茯苓、韓康等等都被一網打盡。



除了韓康還在抓捕中,剩下的大魚一條都沒跑了。



此事收官起碼也是一兩年之後,這個功勞,同樣有虞龍的一份。



所以政務院的人,對虞龍也是相當客氣,在招聘會、宣講會、說明會上,都是邀請了虞龍出席。



不是不想叫張浩南,而是張浩南趕了兩場就不想動彈了,太累。



“國慶節”假期最後兩天,政務院的基本建設短期計劃講解會,張老闆就直接翹班跑路了。



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去吃“鍋包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