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

空曠的主堂,兩隻案几,分主次席而設。

  案几上,是幾隻精緻的漆盞,旁邊一名僕役,正在為劉儉和劉虞分別倒上剛剛泡好的濃茶。

  在東漢,真正的茶道還沒有形成,也並不時尚,只有部分人喜歡這種東西,而且飲法與後世有很大不同,多類似於煮粥一樣的煮茶,而且還用以油鹽調味。

  劉儉自然是習慣後世的飲法,他自備的陶壺,用以新茶和開水浸泡,茶香清而純,那是真正的草木之香。

  劉虞位列宗親名士之巔,對待他自然要拿出些硬貨才可以。

  劉虞輕飲一口,品味良久之後,道:“不放調味的茶,某還是第一次喝到。”

  劉儉微笑:“飲酒需乎酣暢,喝茶則宜乎淡雅,茶葉之物乃得天地靈氣而生,用心飲之,可使人清醒而寧靜,蕩心滌肺、洗脫塵俗,煮茶之中加入諸多香料,掩茶葉本身的出塵香味,既耗材料,又不好飲,實則無益。”

  劉虞再度飲了一口,眯起眼睛回味半晌,眉頭舒展道:“果然是別有一股清香,非高潔之人,而不能悟出此道。”

  說罷,劉虞緩緩的放下手中茶盞,道:“德然位居牧使,論官爵乃某之上官,不過某今日來此,乃是以個人身份拜府,並非以官身而來列政。”

  劉儉笑著舉起茶盞,道:“如此最好,我久仰伯安兄之大名,今日得見,甚是榮幸。”

  漢末宗室中,劉宏,劉虞,劉表,劉備,劉璋等為一輩,劉焉比他們高一輩,故劉虞雖比劉儉大了不少,但彼此之間,依舊需以兄弟稱之。

  “德然昔年聲名不顯,但不過短短數載,卻已超於諸賢,不論治文治武,皆位列上乘,今番又在陛下面前保下了安平國和安平王,賢名廣佈河北,只是某不明白,以德然目前的賢名,卻從未聽說過德然治經?是為何故。”

  劉儉淡淡一笑:“尋章摘句,非我所長,我自幼喜歡兵家伐略之道,好論軍計,至於這治經的事……實非我之所長,還是交給似我岳丈那樣的人傑去做吧,我就不跟著了。”

  劉虞捋著鬚子哈哈大笑:“聽弟之言,似不喜摘文逐句之事,不錯,只有經才,何能興邦立事?古之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多有治書……弟之言,是也。”

  劉儉笑道:“還是劉儉學識淺薄。”

  劉虞道:“昔時與劉君郎書信,聽聞君郎言德然有籌劃之能,今日相見,欲與德然共論軍略以及地方之政,還望莫要推辭才是。”

  “哈哈,弟長於邊郡,不敢當此盛讚,但既兄有此言,弟雖不才,不敢拂兄之趣也。”

  劉虞捋著鬍鬚,微笑道:“自光武皇帝中興漢室以來,不設丞相,強化內朝,削三公之權,強化內朝,按道理而言本當皇權愈固,只是歷經百年,地方亂勢漸起,黔首日贈,黎庶化為流民,朝野之外,古今文士相爭道統,朝堂之中,黨錮策起,斷臂鎮痛,陛下與朝臣矛盾日盛,德然以為當作何計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