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不同的遷都

劉儉,盧植,皇甫嵩,朱儁。

首先劉儉肯定是第一個被刪除掉。

說破嘴皮子,劉儉也不可能放棄冀州和青州的領導權,跑到雒陽替天子當看門犬。

朱儁的身份不合適。

首先在這次討董之戰中,朱儁倒向了袁紹的一面,在董卓的層面來講,他是不可能將雒陽交給朱儁的。

而且朱儁屬於江東寒門出身,別看他是一代名將,但在這個極為看重出身的時代,朱儁的在雒陽貴族眼中的影響力,多少還差點意思。

至於皇甫嵩,那就更不可能了……

自打他在扶風郡被董卓控制住後,雖然沒有被殺,但皇甫嵩一直都處於被監管囚禁的狀態,董卓能不能活著讓他從監牢裡出來都是兩說,讓他總掌雒陽的軍政民生,那簡直就是開玩笑一樣。

如果這麼推算的話,那等朝廷遷都到長安之後,既能讓天子放心,同時也能讓董卓覺得合適鎮守雒陽的人,也就只剩下盧植了。

說起來,身為古文經一系的代表,同時又是關西大儒馬融的門生,與朝堂之中的今文經主流公卿分不同屬的盧植,確實最能讓董卓放心。

而盧植的海內人望,以及他的軍功建樹……天子也放心。

唯獨不放心的人,就是劉儉。

……

聽了盧植的敘述講解之後,劉儉站起身來,在廳堂之中來回的跺著步子,細思此事。

他是真心實意的替他的老師感到擔憂。

說實話,一旦董卓撤入了關中之境,那雒陽之地,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雒陽四通發達,是為連接關東關西以及河北和宛城的重要樞紐,特別是作為東漢百多年的首都,其地不論是經濟、文化、政治意義都非常重要。

歷史上,一個殘破的雒陽,最終尚且為曹操重修作為帝都,而現如今保留下來的,可是一個沒有經過董卓損毀的雒陽啊。

這樣的雒陽,難道不會被各路人馬眼饞嗎?

雖然諸侯割據的形勢越來越明晰,戰爭越來越頻繁,富庶的司隸難道不會成為眾人眼中的肥肉嗎?

更為重要的是,關東諸侯若是想要向關西長安進兵,雒陽幾乎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而盧植也就是保衛長安,不受關東諸侯牧首所影響的第一道屏障。

如此這麼細細一分析,這鎮守雒陽的差事可真不是什麼好差事。

其實這事總的來說跟劉儉沒有多大關係。

但偏偏選中的人是他的老師。

劉儉也不是沒有心肝兒,不顧感情的人。

他與盧植師徒多年了,現在盧植被天子和董卓當成棋子兒用,而且還是那種一個不好就被利用死的棋子,你說劉儉的心能不難受嗎?..

看著劉儉臉上的擔憂之色,盧植安慰他道:“德然,你也不需如此擔心,為師此去雒陽,乃是受天子之命而鎮守,一切行為皆有法度可依,不論是董卓還是袁紹,等閒也不敢對為師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