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八十九章 意義

    但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周至立刻說道:“師祖祖,師爺爺,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或許不是我們這門學問不夠吸引人,而是它實在過於生僻,以至於很多人壓根都不知道它呢?”

    “文字,是非物質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人類進入有歷史記錄的文明社會的標誌。華夏文字,則是華夏語言的書面符號,是華夏一族脫離了野蠻和矇昧,跨入了文明的門檻,是華夏文明的一個最重大的里程碑。”

    “它讓我們能夠突破時間的限制,跨越五千多年的時間,直接接觸祖先的思想。”

    “它讓我們能夠突破空間的限制,跨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通過‘書同文’的方式,構成一個同一性的穩定的社會大群體,並且將影響力輻射到全世界範圍。”

    “它承載和記錄了華夏一族在地球上的歷史進程,記錄了華夏一族生產勞動的發展,記錄了華夏一族經濟政治的進化,記錄了自然環境的演變,還記錄下了無數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它的來龍去脈,承載了華夏一族‘主流思維’的發展變化歷程,成為華夏曆史觀、道德觀、價值觀的載體,也就標識了我華夏文明的基本基因。”

    “它還催發出了兩大類華夏文明的美學——文學藝術和書法藝術。”

    “其中文學藝術,除了可以模擬出全世界所有文學藝術裡的所有形式,還有獨有的,讓其它民族的文學藝術無法復刻的藝術形式——古典詩歌。”

    “而書法藝術,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更是徹徹底底的獨一無二。”

    “除了文字,音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卻長期被忽略的研究部分,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於生僻了。”

    “但是其實很多學問,大多數人卻是天天都在用著,只是都不自知罷了。”

    “比如我們中國為什麼叫中國?首先我們要研究這個中字何來。”

    “中字的一豎,其實是根旗杆,而中間的方框,則是一面處於無風狀態的弔旗。”

    “甲骨文裡,這面大旗上下,還各有數根曲線,表示旗旒。”

    “因此中字的本意,是‘測風之旗’,當無風的時候,旗旒不會飄向任何方向,弔旗也剛好對稱懸掛於旗杆之上,這個沒有任何方向概念的狀態,就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