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75章 收購屈臣氏

  一家名叫惠康,怡和集團旗下最大零售商場,下屬零售集團港島牛奶公司,以及個人美容和護理品商店萬寧。

  怡和集團僵而不死,除了擁有豐富的地產業務之外,在零售、航運、酒店、保險等業務上也有許多資產。

  在失去了九龍倉之後,怡和集團對於旗下公司的控制,明顯又上了一個臺階。

  再加上金門大廈的售出和九龍倉的售出,怡和集團手上擁有充沛的資金。

  從他們手上收購惠康很明顯不太現實。

  而另一家則是屈臣氏。

  現如今的屈臣氏,並不是後世那個遍及全球,旗下有七千多家門店的龐然大物。

  而是一家藥店和地產零售的綜合體。

  屈臣氏創辦於1828年,本為廣州的廣東藥房。

  在1871年的時候更名為屈臣氏公司,以為貧苦大眾廣施良善著稱。

  後涉足地產,被和記入股,藉由地產東風,涉足多項產業,後又在1972年收購了百佳超市。

  所以,如今的屈臣氏儼然像是一個四不像。

  即是一家有著自己工廠的藥房,也是一家地產公司,又有零售超市的業務。

  站在邵維鼎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屈臣氏根本不足以作為斯沃琪集團的零售渠道。

  後世隨便一家連鎖超市,可能都比屈臣氏有著更加準確的品牌定位。

  但是,可也正因為這樣,屈臣氏的股權混亂,才給了他收購的機會。

  而且,他知道屈臣氏身上潛藏的價值。

  現如今的屈臣氏雖然品牌定位混亂,但是品牌價值很高。

  因為藥房,因為其健康、美態的理念。

  顧客群體相當忠誠。

  他只需要在屈臣氏的品牌理念中,加上一層“時尚”。

  就能重塑它的品牌價值。

  成為斯沃琪集團最好的零售載體。

  這一點不但被邵維鼎所看重,查克菲尼同樣看中。

  但是不同於邵維鼎的先知先覺,屈臣氏內部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迷茫的。

  因為地產的緣故,1963年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記與屈臣氏共同經營港島北角的一處地產,獲得部分屈臣氏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