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83章 港島風雲,唱起了對臺戲

  “有些事情,路上是一定有艱難險阻的,但是這些事情必然需要有人去做。”

  “斯沃琪集團,它橫空出世一般出現在我們面前。”

  “邵維鼎用他的實際行動,身體力行的告訴所有人。”

  “港島,是能夠擺脫代工,擺脫廉價,是能夠進行產業振興,實業興港的。”

  “借用邵先生的一句話,‘madeinhongkong,從來不是一個貶義詞!’”

  “我衷心希望,往後餘生,能聽到更多這種聲音。”

  ——《明報》。

  明報的這篇報道,如同點點星火一般,傳遍了大街小巷,各個階層的人群當中,已成燎原之勢。

  以前有報紙為港島製造業發聲嗎?

  有過,但是影響力從來沒有這麼大過。

  要知道港島有五百萬人口,卻有一半多的人曾經在製造業中進行工作。

  別看現在港島流行炒房、炒股,賭馬。

  但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還是佔絕大多數的。

  明報的這篇報道,太對他們的胃口,引起了他們的共鳴。

  因為這樣,這一期《明報》直接賣爆了。

  十萬,二十萬,三十萬。

  所有報攤,一直給明報總部打著電話。

  喊著的全都是“加印,加印.......”

  一天下來,直接創下了三十六萬銷量的記錄。

  要知道日銷量在10萬份以上的中文報紙只有5家。

  港島五百多萬人口,但是報社幾百家,普遍四五個人買一張報紙才是常態。

  三十六萬日銷,這是從未有過的記錄。

  港島報業沸騰了。

  現在是誰都能看到,當今的熱點是什麼了。

  星島日報、信報、東方日報紛紛進行跟進。

  只是與星島日報、信報、明報這些挺邵維鼎的報紙不同。

  東方日報很會找熱點突破口。

  知道別具一格的社論,才能夠更容易吸引眼球。

  再加上他們本來就和邵維鼎不對付,經常發表針對邵維鼎的文章。

  早就有了一批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讀者。

  而且都是一樣的新聞有什麼意思?

  東方日報直接站出來唱對臺戲。

  “不可否認,斯沃琪集團的迅速成長。但是要說到邵維鼎一人,就能振興港島製造業,就有些過於誇張了。”

  “如果細數斯沃琪集團的成長曆程,就不難發現。這家公司市值的膨脹,無一不是踩著同行的屍體,破壞行業規則,以及進行無良炒作發展起來的。”

  “寶成實業收購戰還歷歷在目,時之廊的門庭若市與現如今港島鐘錶行的冷落形成了鮮明對比,多家鐘錶零件廠被寶成廠直接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