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第001回 秦始皇御駕親征 趙廉傑遣將拒敵

 在很久以前的秦朝,自商鞅掌政以來,那秦國便如一頭雄獅,威震四方,財富堆積如山,早已有了吞併六國的雄心壯志。然而,受限於時局動盪,這雄心壯志始終未能實現。

 直到秦始皇嬴政登基,他天生異相,英明神武,令列國諸侯皆自愧不如。文有甘羅之才,武有章邯之勇,這些豪傑之士,心懷壯志,共同輔佐秦始皇,使得秦國日益強盛。

 那一日,秦始皇設下早朝,只見宮殿之上,祥雲繚繞,瑞氣蒸騰。珍珠簾幕隨風輕擺,龍旗飄揚。鳳扇門緩緩開啟,兩旁排列著畫戟,氣勢威嚴。焚香的侍者身著羅衫,鎮殿的將軍身披金甲,威風凜凜。丹墀之上,玉佩叮咚作響,斧鉞金瓜分列兩行,莊嚴肅穆。真可謂是:

 上方星斗朝天日,人間衣冠拜吾王。

 秦始皇登極之後,文武百官一一朝拜。

 他傳令眾臣,說道:“朕自登基以來,國力強盛,兵力雄厚,有意吞併六國,一統天下。諸位卿家,有何良策?”

 話音未落,只見武將中閃出一員大臣,他頭戴簪纓,身穿皂羅袍,腰束碧玉帶,足登青緞粉底靴。他面如烏金,眉似利劍,眉心之間隱隱透出一條白氣,直衝雲霄。他手提朝笏,越眾而出,向秦始皇行禮後,便在品級臺前跪下。

 各位看官,你們可知此人是誰?

 他便是名震天下的王翦,河南湯陰縣人氏。傳說他是上界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託生,奉玉皇大帝之命,降臨凡間。只因戰國時期,百姓受苦,六國氣數已盡,秦都咸陽應承大業。於是這位尊神下凡,託生於王家莊王善人之家。

 他曾拜西府廉頗為師,學習槍馬之術,後又至海外拗離國雲光洞海潮聖人門下學藝三年,法術精通。

 海潮聖人預知六國將滅,秦國將興,天下將歸一統,於是派遣大門徒金子陵與王翦一同下凡。金子陵被封為護國軍師。此刻見秦始皇問及併吞天下之計,王翦便急忙出班行禮,準備獻上自己的策略。

 始皇端坐於金碧輝煌的寶殿之上,一眼便認出了出列的王翦。他微微頷首,問道:“王皇兄出班見孤,有何妙策助我成就大業?”

 王翦跪拜在地,恭敬奏道:“臣在遊歷列國時,深入瞭解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山川關隘。觀諸國君臣,皆非有用之才。齊國雖經樂毅之滅,但復興之路艱難,國庫空虛;燕國自樂毅之敗後,強兵盡失。楚國雖有霸主之姿,但老將凋零,君王無道,軍民皆怨。其餘諸國,更不足掛齒。唯有趙國,地處秦之咽喉,界牌關更是阻擋我軍出入的要地。先帝屢次爭奪,皆未能得手,因此未能併吞天下。然如今趙國將老兵疲,曾聯合五國之兵阻我,亦未能擋我軍之威。如今只需一旅之師,攻破界牌關,便可暢通無阻。一旦咽喉要路開通,我主可選其易攻而弱者,一戰破之,威震列國,屆時各國自會拱手稱臣。”

 始皇聞奏,龍顏大悅,道:“孤久有此心,但慮六國若聯手,西守界牌關,我軍難以必勝,反損銳氣。”

 言畢,國師金子陵出列奏道:“臣師海潮聖人,有通天徹地之能,曾言吾國當興,六國當滅。故遣臣與王翦下山,輔佐吾主,成就大業。乞吾主下令兵伐界牌關。”

 王翦亦奏道:“我主不可錯過此天賜良機。”

 始皇聽二人之言,大喜道:“二卿皆是仙人門下,必知天意。孤今允奏,不知卿家當在何日發兵?”

 金子陵奏道:“八月十三日乃天地日月雙黃道日,天黃道龍得行雨,地黃道將得行兵。吾主若欲御駕親征,此日為上吉。”

 始皇道:“依卿所言,發兵之日便定在八月十三。但中軍元帥一職,當拜何人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