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第014回 黃叔陽五路伏兵 孫伯齡一旗破法

 李叢與秦猛在戰場上針鋒相對,秦猛怒斥李叢:“你這大個子,只會逞口舌之利,我看你也不過是個替人賣命的可憐蟲。你有什麼本事,敢與我交手?”

 李叢聞言,怒火中燒,如猛虎下山,揮刀直取秦猛。

 兩人激戰在一起,刀光劍影,氣勢如虹。經過三十餘回合的激戰,李叢突然詐敗,拖著刀往回就跑。

 秦猛見狀,大笑不止:“這大漢耐力不行,我就追上去看看。”於是他催動金錢豹,緊追不捨。

 李叢見秦猛追來,心中大喜。他迅速從戰袍中取出一件名為百鍊錘的兵器,緊握在手中。當秦猛追得近在咫尺時,李叢猛地回手一錘,正中秦猛的背部。秦猛猝不及防,被打得在金錢豹上搖晃兩下,差點摔下馬來,他抱著馬鞍吐血而逃。

 李叢見秦猛受傷逃跑,立即施展輕功追趕。

 秦猛雖然受傷,但法寶在手,他決定給李叢一個厲害瞧瞧。他從豹皮囊中取出一塊五光神石,回頭發向李叢。李叢猝不及防,被神石正中面門,打得火星四濺,昏迷過去。

 幸好李叢身體素質過人,他強忍疼痛,邁開長腿逃回營中。秦猛也收回神石,騎著金錢豹返回營地。

 李叢逃回營中,滿臉是血地喊道:“不好了,我被人家打傷了,師父快來看看。”

 孫臏見狀,急忙詢問緣由。李叢將戰鬥過程詳細講述一遍。

 孫臏聽後安慰道:“無妨。”然後他叫來蒯文通,讓他取出丹藥為李叢療傷。

 蒯文通是孫臏的侄子,也是金眼毛遂的弟子。他與孫臏關係親密,所以孫臏才以叔侄相稱。

 蒯文通按照孫臏的吩咐,取出丹藥為李叢敷上。不一會兒,李叢的傷勢便痊癒如初。他感激涕零地退了下去。

 雖然李叢戰敗,但孫臏並未責怪他。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黃叔陽下山擺下五行金砂誅仙陣,就是要讓孫臏經歷五難。

 這五難分別是:假裝風魔受刖足之苦、章何鬥智被龐涓用針頭七箭法鎖咽喉、絕席陣、陰陽陣以及這最後的五行金砂誅仙陣。

 孫臏雖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逆天而行。

 秦始皇在寶頂黃羅帳中大擺筵席,與朱、秦兩位道人共同慶祝勝利。

 次日一早,王翦便上帳奏報:“陛下,微臣的傷勢已經痊癒,今日我願親自上陣討戰,務必要擒住孫臏,以報一拐之仇。”

 話還沒說完,黃叔陽便走上前來,對王翦道:“殿西侯,你不必親自上陣。我此次下山,還未立下任何功勞,今日就讓我出去,將這孫臏捉來,交給你處置。你想怎麼斬,怎麼殺,全憑你的意願。”

 王翦聽後大喜,連忙道謝:“多謝祖師爺出手相助,弟子定當銘記大恩,日後必有厚報。”

 秦始皇在一旁聽了,心中暗自高興,拱手對黃叔陽道:“真人既然願意親自出徵,那需要多少兵馬相助?”

 黃叔陽微微一笑,道:“只需三千人馬,便足矣。”

 秦始皇立刻傳旨,調撥三千人馬,聽候黃叔陽調遣。黃叔陽接旨後,走下大帳,升坐中軍,開始佈置戰術。

 他分別對金國師、章邯、王翦、趙高、王賁等人下令:“元帥,請你領兵五百,在東邊埋伏;殿西侯領兵五百,在西邊埋伏;趙將軍領兵五百,在南邊埋伏;王將軍領兵五百,在北邊埋伏;金國師領兵五百,在中央埋伏。我今日與孫臏會戰,若能得勝,你們便催動人馬,亂踏他的大營。若我敗了,他必定追趕我,那時你們也催動人馬去踏他的大營,讓他首尾不能相顧,定能一戰成功。”

 金國師、章邯、王翦、趙高、王賁等人齊聲應諾,各自領兵分頭埋伏去了。

 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黃叔陽辭別秦始皇,率領五百精兵,與朱、秦兩位道人一同跨上駿馬,手持茶條杖,氣勢如虹地衝出營門。隨著三聲震天響的炮聲,他們如同猛虎下山,直撲燕軍大營。

 到達燕營前,黃叔陽用茶條杖一指,大聲喝道:“燕軍聽著,今有秦國請來的藥藍山三洞真人前來討戰,速請你們家南郡王出來答話!”

 燕軍藍旗不敢怠慢,立刻飛報青紗帳。孫臏心中暗想,來者不善,必須小心應對。他立即拔出一支令箭,命令孫燕、李叢、展能、展力、展勝五將,各領兵馬離營五里,四面埋伏,一旦聽到雷響為號,便往中營殺來,圍住秦兵,讓他們片甲不留。眾將領命而去,埋伏妥當。

 孫臏抖了抖袍袖,拿出一道靈符,對蒯文通說道:“文通賢侄,你領我這道靈符,離營五里,尋一高地。待秦兵與我大軍接觸時,你便燒了這道符。空中雷響之後,你便回營保護大軍。”蒯文通領命而去。

 孫臏整了整豆青袍,束緊腰帶,架拐騎上青牛,率領馬殄、解進等八位門徒和五百家將,出了大營。隨著一聲震天響的大炮,營門大開。

 黃叔陽聽到炮聲,抬頭望去,只見兩杆引仙旗迎風招展,一隊雄壯的軍兵簇擁著八位大漢出營而立,個個威武雄壯,氣勢如虹。又一聲大炮響起,一杆纛旗隨風擺動,上面斗大的“南郡王”三字金光閃閃。旗角下,一頭盤角青牛悠閒地吃著草,牛背上坐著一位仙風道骨的人物,正是孫臏。

 黃叔陽見狀,心中暗贊:“怪不得這刖夫名震天下,果然行兵佈陣有獨到之處。”

 他舉起茶條杖,指著孫臏大聲喝道:“刖夫,你往哪裡走?貧道在此等候多時了。還不下馬與貧道行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