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水不回 作品

第 51 章 六月後,隨著程怡...

 六月後,隨著程怡心、黑中介判刑,劉慧蓮免職,江南遭受誣告之事的陰霾逐漸散去。

 當然,這案子也有處理得不完美之處,那位收了錢將病歷單帶進宿舍樓的女生,至今沒找到。

 黑中介當時隨意找的人,本身就記不大清,他所描述的長相又很大眾化,隨意找十個女同學,其中三四個人都符合,學校不希望事情擴大化,因此不可能讓學生們排著隊一個個讓他辨認,在同江南商議後,這事兒就算了。

 但學校組織各系各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通報了江南案例中這位不知名女同學的助紂為虐行為,勸誡其他同學行事要恪守底線、明辯是非,又通過各班輔導員之口告訴那位女同學,江南和學校不會再追究,是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希望下地再面臨同樣選擇時,她能站到正確的一方。

 此時此刻,全校同學們才知道此次誣告事件的背後有如此陰謀,俱是譁然的同時,紛紛猜測那位作惡的女同學是哪一位。

 只學校不讓尋根究底,大家也就說說罷了。

 這件事就算徹底了結了,江南的校園生活恢復了平靜,繼續學習、工作。

 原本江南三人定下第六期廣告位要用獲得出版機會,不想,有人找上門要登廣告。

 一位名叫鄧芳芳的數學系女同學,她是滬市本地人,看過沈揚和畢巖峰的事蹟後,受到啟發,和沒有工作的母親妹妹一起在學校附近擺了個餛飩攤子,原以為靠近租書攤,前去租書的同學們餓了,興許會想來一碗,帶動她們的生意。

 沒想到,她低估了同學們的愛書程度,租一摞書,從肚臍眼頂到下巴頦,眼都不眨,卻不捨得花錢買一碗餛飩。

 所以,鄧芳芳才想來打廣告,讓校內更多同學知道她家的攤子。

 江南沒有直接應下這單生意,反而提出,“我們可以先嚐嘗再決定嗎?”

 吃食和租書不一樣,她們得對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和《狂瞽》的名譽負責,需要考察過衛生條件和味道,才能決定要不要刊登。

 江南將這想法告訴鄧芳芳,鄧芳芳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只道,“小本經營,概不賒賬。”

 江南三人起初聽了還沒反應過來,一會兒子後,才哭笑不得道,“這是當然!”

 她們不是想借機白吃白喝。

 於是,下午課後,四人約著出了校門去鄧家的攤子,這出來一看,才發現這條街大變樣了,多了些各式各樣的小攤小販,吃食也有兩三家。

 江南她們到鄧家攤子後,鄧媽媽和鄧妹妹有些侷促,生怕讓鄧芳芳丟人,鄧芳芳反而不在意,安慰她們道,“等她們吃完回去,會有更多的人衝著‘數學系鄧芳芳’的名頭來吃,咱們能藏到什麼時候?用不著,媽、二妹,給她們來三碗。”

 說著,她自己也放下書包、繫上圍裙洗手幫忙,又向江南三人道,“今天就讓你們見識見識我們老鄧家的獨門秘方!”

 三人都被她逗笑了,江南仔細看了鄧家改裝的三輪車攤子,雖然車子破舊,爐子、廚具也看得出來用了些年頭,但很乾淨,擺放也很整齊,鄧家母女雖然見到她們有些許緊張,但是手上動作熟練。

 很快便端上來三碗,江南三人嚐了一口,都睜大了眼睛。

 湯很鮮美,餛飩皮薄勁道,雖然餡裡肉不多,但餡料調製的味道很好,總的來說,很驚豔。

 而且一碗十二個,有糧票就一毛二,沒有一毛三,價格也很公道。

 江南三人對視一眼,徹底沒意見了,當即達成合作。

 等她們吃完,鄧媽媽不打算收錢,卻被鄧芳芳攔住,“她們還掙咱們的錢呢!”

 江南三人都笑了,幫著勸道,“是啊,阿姨,不能讓您虧本了。”

 而後幾人折返回學校,莫敏看著另外幾個吃食攤子道,“還是太少了,不管是這樣的攤子,還有飯店都是,否則,咱們下一期可以徵一期美食稿。”

 楊玲聽了,笑道,“學姐忘了,咱們下個月要休刊了。”

 七月中旬期末考,所以團委規定必須休刊,一心搞學習。

 江南也興致昂揚地看著兩邊的攤子,“咱們可以下學期搞,相信到那個時候,做生意的人會越來越多的。”

 莫敏很是贊同,於是,她們下下一期的主題就定下了。

 回到辦公室,江南擬了合同,又登記下了廣告需要的信息,比如餛飩攤的名字、固定擺攤地址、營業時間、價格等等。

 江南寫好後,鄧芳芳還提出要求,要將餛飩攤屬於“數學系七八級鄧芳芳”的消息也登上去。

 江南驚訝,她以為鄧芳芳和她媽媽妹妹那樣說是安慰人,不想她來真的。

 這個時期個體戶的地位別說跟後世比,就是跟仍舊受歧視的八十年代中後期,也是雲泥之別,畢巖峰且能說是迫於生計,鄧芳芳一個大學生,沒經歷過後世的好時代,居然不懼別人的眼光。

 江南是佩服的。

 只聽鄧芳芳無所謂道,“飯都吃不飽了,哪兒還有心思在意這些

有的沒的。”

 說著,掏出了兩塊五毛錢。

 江南給她開了收據。

 如今,她們的報紙依舊還是校內只出二百五十份,鄧家的攤子就擺在學校門口,《狂瞽》批發給畢巖峰到別的學校賣的量,就不收她的廣告費了。

 鄧芳芳接過收據,鄭重地跟江南三人道謝,“沒有你們的報紙,我還走不出這一步呢!”

 她家裡孩子多,只有父親一個人在廠裡幹苦力,每月二十多塊工資,母親天天接零活補貼家用,眼睛都熬花了。

 那幾年她在鄉下給家裡寄糧食,如今在學校勒緊褲腰帶省補助金,不過杯水車薪,直到她看到了沈揚學長的文章,仔細算過他們的利潤後,覺得個體戶很有賺頭,才決定搏一把。

 江南聞言笑道,“這聲謝我們可擔不起,你謝沈揚學長和畢巖峰吧。”

 幾人相視一笑,又客套了幾句,送走了鄧芳芳,然後開始製作第六期。

 這一期的主題內容是馬鵬飛學長的兩篇金庸小說讀後感。

 也不知畢巖峰從哪兒弄進,一本不少的弄了兩套來,學校裡一下子風靡起來,馬鵬飛看過之後極為喜歡,主動找上他們供稿,省了江南三人選題選稿好大的事兒。

 有耳聞的同學也靈感爆發,投了好幾篇來,她們又選了兩篇精彩的,湊足一個版面。

 這一期報紙製作發行後,又給沈揚和畢巖峰漲了一波生意。

 一週後,《雅意》的編輯,也就是上回跟著郝玫一起來過的小年輕,來送下一期的稿酬和勞務費。

 江南點稿費的時候發現不止靡靡之音的,個體戶和武俠小說兩期的文章和評論也選上了!

 江南奇怪問道,“這些跟你們雜誌主旨不搭吧?”

 小年輕笑道,“合作的第一期售完後,我們做過調研,雖然女同志們對於時尚類的話題很感興趣,但也好奇f大學生的生活和關注的內容,所以不獨女性需求也可以。”

 江南瞭解了,沒再多問,反正選稿增多,這對她們來說是好事。

 而後又點了勞務費,《雅意》這個月居然要增印至五千本,看來是找對方向了。

 江南恭喜了他們,又送走小年輕後,照樣一人分了十塊,而後將這兩個多月掙到的錢算了算,有四十多塊,開始給不能在外發表的文章分發稿費。

 看著這些同學高興的笑臉,江南不禁感慨,她們的報紙也走上正軌了。

 進入七月後,報紙工作暫停,三人專心複習、考試。

 然後,收拾行李回家。

 這回不用像寒假時趕春節那般,江南慢慢悠悠坐火車回了安城,也沒通知李旭來接,在火車站附近吃了飯,自己走路回去。

 回到家,大人沒下工,建設和愛紅也不在家,江南就自己挑了水、燒水洗澡,正準備做飯,就聽院裡有動靜。

 她警惕地一把拿起火鉗,出門來看,只見是她二嫂。

 她二嫂也一臉警惕,估計以為家裡進賊了,結果兩人一照面,不約而同鬆了口氣。

 二嫂驚喜又嗔怪道,“你回來怎麼不告訴家裡,好讓老三去接你!”

 江南鬆了鬆硌手的火鉗,笑道,“沒急事,我就慢慢走回來了,省得小旭再跑一趟。”

 又奇怪問二嫂,“二嫂,你怎麼回來這麼早?”還不到下工時間。

 只見二嫂草帽一摘,開始打水洗手,“今天要摘西紅柿,我提前回來做飯,等爸媽你二哥他們下工,一家子吃了,趁天沒黑好乾活。”

 江南點點頭,知道情況後跟她一起忙活起來。

 大姑一家回來,見到她也很驚喜,邊拉著她問在學校裡的近況,邊教訓她不讓李旭去接,“再出上回那事兒怎麼辦?”

 說的她是被黑二手下劫持那回。

 江南笑道,“那不是已經槍斃的槍斃,坐牢的坐牢了嗎?”

 李旭在信裡告訴過她,就連逃竄的那幾個也抓住了,她才敢自己回來的。

 江大姑這才沒話了,一家人抓緊時間吃了飯,往自留地裡去,江南也換了身耐髒的舊衣服要跟著去,江大姑忙攔住,“這麼多人,用不著你。”

 江南堅持,“大姑,您要讓我在這個家閒著吃乾飯嗎?”

 江大姑搖搖頭,點點她的腦袋,“有福不會享。”

 江南這才高興跟著去了,其實二分地不大,李家用不了這麼多人,江大姑就指揮李昶和李旭去給趙瑞幫忙。

 趙母不能勞累,趙瑞肯定不會讓她下地,一個人還不知道幹到什麼時候去,他們家得了趙瑞的利,不能幹看著。

 李昶一聽沒意見,抬腿就準備走,李旭卻鬧妖了,“媽,讓我姐跟我一起去唄,留二哥在這給你們挑擔子,不然您看你們這老的老、力氣小的力氣小,萬一……”

 李旭還沒說完,江大姑就從地上撿起一塊土坷垃砸過去,“誰老了?萬一什麼萬一!”

 李旭連忙閃開,耍寶道,“好好好,您不老您不老,是我怕你們閃了腰!”

 江南跟著一笑,知道大姑不讓她去,是怕她不樂意或者被人說閒話,江南無所謂,所以跟江大姑道,“大姑,讓二哥留下吧,不然咱們兩個人提籮筐也不好走。”

 這年頭的大棚很矮,人進去都得彎著腰,二分地又小,西紅柿樹苗種得擠,如果二哥不在,他們兩個人提一筐西紅柿,確實不好進出。

 江大姑見她沒意見,也就不再勸,揮手讓他們去了。

 趙瑞知道李旭會來幫他,但沒想到江南也跟來了。

 下工的時候,路過李家,他倒是聽見她和李家人說話,知道她放暑假了。

 “回來了。”他道。

 江南迴道,“是啊。”

 明明是挺普通的對話,但江南總覺得怪怪的。

 只天漸漸暗下來,他們沒時間浪費,必須抓緊幹活了,於是江南不再多想,叫上李旭,開始幹活。

 她小時候也沒少幹農活,雖然多年不幹了,動作依舊麻利。

 三人趕在天完全黑下來前,將西紅柿摘完,裝在板車上,往回拉。

 路上,遇見了在外乘涼閒聊的村裡人。

 諸人看著這滿滿一車西紅柿,哪有不羨慕的。

 去年,村裡人還笑話趙瑞和李旭瞎折騰,今年趙瑞弄了大棚回來,送給隊上,讓大隊安排抽籤,抽到就安裝,有那抽到嫌麻煩的,乾脆讓給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