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275章 樣車測試進行時

 “我聽說國外的特斯拉,國內的比亞迪,都研發出了新能源車快速充電技術,配合快速充電樁,可以實現30kw以上的充電速度。可以在30分鐘到一個小時內,完成電動汽車的補能工作。難道咱們瑞達科技公司,沒有掌握這種快速充電技術?”邵紅旗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快速充電技術咱們也有,而且比比亞迪和特斯拉的技術更先進,充電速度更快。只不過快速充電接口,和配套的降壓、檢測、電池散熱等設備,造價不菲。裝上去之後,車輛生產成本要提高一大截,和miniev的低價格入門車型的市場定位不符。後面的miniev長續航版本,就增加了快速充電接口,配合快速充電樁,可以在一個小時內,補充80%的電能。車載電池更大,續航里程達到了300公里,非常適合出差旅行使用。但是相應的,這款長續航版miniev的售價也要提高不少,至少在五萬以上才能買到。”喬瑞達耐心的給邵紅旗解釋道。 

 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燃油車,存在的兩個明顯的缺點是續航里程短,補能時間長。前一個缺點,可以通過不斷改進電芯性能,增加電池能量密度,或者在有限的車體內,堆積更多數量的電池來解決。後者只能通過研發快速充電技術,提升單位時間的充電效率來解決。也有少數汽車公司,通過快速換電池來解決補能時間長的問題,不過此項操作,需要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落地成本非常的大,在此不做討論。喬瑞達選擇的這兩款車型,皆是來自十年之後,快速充電裝置當然不缺,而且技術比當前世界主流的快速充電技術,要先進很多。但是成本問題,依舊無解,miniev小車主打低價夠用,為了控制成本,在基礎款和動力增強款上,只能忍痛捨棄了快速充電接口。如果消費者確實有跑長途的需求,就只能選擇售價更貴的長續航版本,快速充電接口,加上300公里的續航里程,基本滿足需求了。 

 最後開進場地進行測試的,是三輛長續航版miniev,它搭載的電機和動力增強版是一致的,由於搭載了更多的動力電池,車身重量反而提升了很多。這就造成了車輛的加速數據,還沒有動力增強版來的高。最終測試下來,結果是,“0-40km/h加速測試中用時3.89秒,0-60km/h用時6.96秒,0-100km/h用時19.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