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341章 事件升級

 羅元凱是瑞芯晶圓廠的廠長、瑞芯公司Ceo,在加盟瑞芯之前,他就在芯片生產行業內摸爬滾打了幾十年,認識的朋友無數,掌握的人脈堪稱恐怖。這也是喬瑞達選擇他,擔任瑞芯晶圓廠廠長的原因。在瑞芯晶圓廠建廠之初,所有設備,都是喬瑞達這個投資人直接提供的,羅元凱並未參與到採購工作之中。這次持續接到7nm芯片代工大單,瑞芯晶圓廠打算新建兩條芯片生產線,增加7nm芯片的產能。羅元凱找兩位工程師,統計了一下7nm生產線上所有設備的型號和性能參數。拿到清單的時候,羅元凱徹底傻了眼,因為這份清單上的大多數設備型號,他都沒見過,其中的部份設備的性能參數堪稱逆天,根本不是現在市場上能買到的。 

 羅元凱發動人脈,多方打聽,也只買到了清單上三分之一的設備。另有三分之一設備,雖然找不到型號相同的,但可以找到性能接近的,羅元凱擔心不能完美替代原型號的設備,就沒有急著下單。最後剩下的這三分之一,卻是最生產線最核心的euv光刻機和刻蝕機,就實在沒辦法了,前者市場上根本沒有量產產品銷售,後者在售型號和生產線上使用的型號,性能差距非常巨大,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解鈴還須繫鈴人,最後萬般無奈下,只能向建廠是提供設備的喬瑞達求助了。 

 喬瑞達旗下的公司、工廠,大多是獨資公司(瑞達科技、瑞達電子廠、瑞達汽車廠等),或絕對控股公司(瑞達網絡)。而瑞芯晶圓廠的情況卻又有所不同,名義上來說,喬瑞達只是瑞芯晶圓廠的投資人,股東之一,而且佔股並不高,只有25%左右。瑞芯晶圓廠的大股東是來自香港的盛世投資公司,擁有絕對控股權。儘管這個盛世投資公司,也是喬瑞達的產業,不過他卻是通過層層控股,隱藏在了幕後,所以外界並不知道這層關係。瑞芯晶圓廠自從建成投產之後,羅元凱這個廠長兼Ceo的權限就比較大,獨立性較強,工廠的大部分事務,都是他獨自處理。本著用人不疑的原則,作為股東的喬瑞達和盛世投資公司,都沒有太過干涉公司的運營情況,只等著年底拿分紅。喬瑞達和瑞芯晶圓廠之間的交流,更多是業務往來,和技術交流。比如瑞達科技公司設計的一些芯片,都是在瑞芯晶圓廠流片測試和代工量產的,喬瑞達研發出來的三代內存芯片和3dnand閃存芯片,也授權瑞芯晶圓廠進行批量生產。 

 喬瑞達略作思考,就答應了下來,說道:“確實要多上幾條7nm芯片生產線,明年夏天,我們瑞達科技打算推出一款全新的旗艦手機,衝擊高端市場,採用的處理器很大可能就是使用7nm技術製造,到時候出貨量肯定小不了。這樣吧,你那裡缺少那些設備,各自需要多少臺,你給我列一個清單,回頭發到我郵箱裡。我爭取在一個月內,幫你們把設備採購回來。記得多準備一些採購資金,這些先進設備,都是一些實驗室產品,尚未發佈上市,造價不菲。” 

 其實喬瑞達想要獲得這些euv光刻機之類的設備,只需要打開金手指,找到相應照片,進行復制即可,那真是想要多少臺有多少臺,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是這是獨屬於他的秘密,保護的再嚴格也不為過。什麼實驗室產品,什麼造價不菲,還有一個月的採購時間,都是喬瑞達掩蓋設備真實出處的藉口而已。 

 “那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喬總,等到庭審結束,我就將設備清單整理出來,給你發過去。錢不是問題,最近這段時間,隨著瑞達手機的暢銷,我們瑞芯晶圓廠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接到了不少的芯片代工訂單,著實賺了不少的錢。多了不敢說,幾百億現金,我們還是能夠拿的出來的。” 

 設備的問題得到解決,羅元凱徹底放心了下來,高興之下,忍不住稍稍透露了一下瑞芯晶圓廠充足的現金流。華夏人講究的是財不露白,公司的流動資金數額,更是絕對的商業機密,按說是不能輕易對外透露的。不過車裡坐的這些人,一個是公司大股東,一個是大股東帶來的律師,還有一個是公司總工程師,絕對的高管,都算得上是自己人,稍稍透露一下公司的財務狀況,展示一下實力,也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