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394章 公司改制(中)

 “好的喬總,我會組建專門的石墨烯芯片研發團隊,儘快消化技術資料,爭取儘快拿出成果。”羅元凱答應一聲,就坐了回去。

 下一個進行彙報的是瑞達電子廠的趙玉龍廠長,他拿著一份文件,對照著上面的信息,說道:“我們瑞達電子廠的新廠區在上個星期正式投入使用,工廠規模差不多提升到了原來的兩倍。由於新廠區採用了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線,並使用了大量的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所以新廠區的預期產能比老廠區要高很多。為了讓新廠區運轉起來,我們從老廠區抽調了1000名技術骨幹,又招聘了三萬名新工人,目前正在培訓之中。預計一個月後,新廠區就能夠投產,到時候,咱們瑞達電子廠,將成為整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電子廠。

 我們廠為瑞達科技代工的瑞達三代手機,目前已完成了100萬臺的生產備貨。瑞達二代平板電腦,也完成了40萬臺的生產備貨。定位高端的瑞達星耀一代手機,也完成了小規模試產,目前良品率還有些低,只有75%左右,正在尋找問題,持續優化。我們有信心在瑞達科技春季產品發佈會召開之前,完成所有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定單,併為發佈會召開之後,產品銷量爆發,儲備好產能。

 除了兄弟單位瑞達電子提供的訂單,我們還承接了來自榮耀、大米、蘋果等公司的手機代工訂單,和來自戴爾、惠普等國外公司的筆記本電腦代工訂單。在國際市場上,電子產品代工業務量非常的龐大,咱們瑞達電子,只要吃下其中的十分之一,就足以成長為千億規模企業。如果努努力,吃下五分之一,摸一摸世界五百強的屁股,也不是不可能。

 在代工業務之外,我們還從兄弟單位瑞芯晶圓廠,採購內存芯片和閃存芯片,生產自有品牌銳速系列內存條和固態硬盤,藉助瑞達商城平臺銷售出去。目前銳速系列產品銷量很不錯,用戶評價良好,每個月也能為公司帶來上千萬的營收。好了,我要說的就這些。”

 做完彙報,趙玉龍就坐回了座位,會場內同樣有掌聲響起,不過稀稀拉拉的,不慎熱烈。在瑞達系企業中,瑞達電子廠是用工規模最大的,新廠區開工之後,其員工總數量甚至超過了10萬人。卻也是技術含量最低的,全靠規模效應和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盈利,一向不受人待見。對此,趙玉龍早已習慣,也不去爭辯什麼,只是默默地做好工作,努力的去發展壯大瑞達電子,想著只要做出了過人成績,總能受到其他人的尊重。

 接下來,輪到瑞達汽車廠的邵和平做彙報,他站起身後,直接說道:“在瑞達系企業中,我們瑞達汽車廠成立最晚。成立之後,又忙著改造廠房,安裝調試新生產線,研發測試新車型,直到一個月前,才召開發佈會,將兩款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萬幸的是,這兩款新車上市之後,很受用戶歡迎,市場反饋良好,銷量十分的火爆。截止到昨日的統計結果顯示,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我們通過4s店和代理商渠道賣出了31329輛roadster跑車、219012輛miniev汽車。實現銷售額503億,毛利70億。

 我們廠新研發的商務車型和suv車型,也進入到了定型測試階段,距離上市銷售更進一步。在喬總提供的技術資料幫助下,我們研發出了一種非常節能的油電混動系統,如果將這套系統,安裝在常見的B級轎車上,如果是市區路況可以做到百公里耗油4升的節能程度,即使滿員跑高速,也能控制在5個油以下,這如果放在傳統的燃油發動機汽車上,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在新研發的兩款車型上,將採用純電動力,和油電混合動力,同步研發,同時發售的模式,具體哪種動力更受歡迎,就交給市場決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