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398章 縱論民營航天

 曹逸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這才繼續說道:“如果火箭發射的時候,遇到一些技術故障,或者乾脆就是運氣不好,摔幾枚火箭,那又是幾個億打了水漂。像這種技術難度太大,風險極高的行業,一般民間資本很少去投資,除非國家有政策傾斜。”

 聽完曹逸飛對航天領域的認知,喬瑞達不由在心底為他豎起了一個大拇指。不愧是航天專業人士,目光就是精準。現在國內的民營航天公司非常的少,喬瑞達有印象的只有一家那就是06年成立的“黎明航空”,它是華夏首家民營航天公司,主要業務是研發、製造、和運營微小衛星,並未涉及運載火箭的研發和製造。按照原來的時間線,一直到明年,國家出臺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

 藉著政策的東風,華夏商業航天的大門就此打開,之後幾年,上百家民營航天公司相繼成立,其中不乏對標space x,砸錢研發運載火箭的鐵頭娃。像是被喬瑞達選中,作為瑞達航天首枚運載火箭進行復刻對象的朱雀二號,就是國內民營航天公司藍箭航天公司研製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能夠從space x手中,搶到世界第一枚成功入軌甲烷火箭的名頭,其技術實力,還是很不錯的。

 “如此說來,你不看好瑞達航天的發展前途?”喬瑞達進一步詢問道。

 “恰恰相反,我很看好瑞達航天的未來,正是因為航天領域的進入門檻太高,試錯成本也太高,這才能擋住那些只想賺快錢的資本,將競爭對手減到最少。不過我還是建議瑞達航天,從成本較低的固體小火箭入手開始研發,先把火箭研發、製造、發射、測控、入軌,這一整套流程跑通。等公司積累了一些技術儲備和經驗之後,再嘗試研發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成功率就能提高很多,風險也可以降到最低。”

 曹逸飛說的這一套,就是後來國內很多民營航天公司走的道路,先從起飛重量30噸以下的固體運載火箭起步研發。成功之後,就能對外承接一些小微型衛星的發射業務,積累一定的資金,或者以此為基礎,找風投機構融資,進行液體火箭的研發,一步一步做大做強。

 這是一般民營航天公司的正常發展路線,時間長,見效慢,唯一的優點就是穩健。如果喬瑞達只是一個有些閒錢的普通富豪,想要創建航天公司圓夢,也會如此去運作。不管開任何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機會去謀求發展,去謀求擴張,輕易冒險,是最不可取的。畢竟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有馬斯克的魄力,研發獵鷹火箭,連續失敗多次之後,依舊敢於砸上全部身家,去堵下一次的機會,也不是每一家航天公司,都是space x,能夠經歷那麼多的挫折和質疑,而始終屹立不倒。

 但是喬瑞達是普通富豪嗎,當然不是,他不但是一個重生客,瞭解未來幾十年我國民營航天的發展趨勢,還有一個功能逆天的金手指。對別人來說,難度逆天,需要砸海量資金,進行研發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技術,對喬瑞達來說,不過是動動念頭的事兒。甚至space x公司的獨家秘技,降低發射成本的法寶——火箭回收技術,對喬瑞達來說也是唾手可得。有了這些技術的支持,再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和人才,一家技術先進,前景遠大的民營航天公司,短短一兩年內,就能建立起來。

 喬瑞達從手裡幾份文件中,選了一份比較厚的,遞給曹逸飛,說道:“老曹,你先看一下這份技術文檔,你是專業人士,應該能夠明白,這份技術資料,對一家航天公司的意義。”

 曹逸飛有些好奇的接過文件,翻開封面,只是看了一眼文件的標題,瞳孔就是劇烈的一縮。因為這份文件的標題,竟然是《一種火箭回收系統的設計方案》。翻到下一頁,是大段的火箭回收原理描述,理論基礎,計算公式,即使曹逸飛這個專業人士,看的都有些吃力,一些涉及到大量計算推導的內容,單靠心算也無法驗證。再往後翻,是一張又一張的設計圖,包括可摺疊支架系統設計圖,空氣舵設計圖,控制電路設計圖,可多次點火的火箭發動機設計圖等等。再往後翻,曹逸飛甚至看到了大量定位系統和回收控制系統的源代碼。由此可見,這份技術資料,是何等的詳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