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407章 火箭發射場地選址建設

 隨著關機指令的下達,發動機尾炎逐漸縮短,噪音和震動也逐步減小,直到某一刻,尾炎徹底消失,發動機關機成功,周圍重新恢復了安靜。

 “嘩嘩譁”控制室內一眾工作人員,送上熱烈的掌聲。天鵲發動機試車成功,意味著瑞達航天的運載火箭研發計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取得了開門紅。今天的點火測試,只是天鵲航天發動機測試的第一步,此後幾天還會陸續進行多次點火測試,變推力測試,噴射方向控制測試,長程運行測試,等多項測試工作,確保天鵲發動機,達到設計要求。

 瑞達航天目前正在研發的朱雀火箭,屬於第二代可回收運載火箭,它使用了甲烷和液氧作為燃料,具備了可回收,可多次重複使用,發射成本極低等諸多優點。當然這樣的可回收火箭,在技術上,比一次性運載火箭,要高了太多。就拿發動機舉例,傳統火箭發動機,只要滿足一次或兩次點火,全功率工作600秒,就能滿足要求。而可回收運載火箭的發動機,在返回時要經歷多次起動,需克服失重、超重、高動壓等複雜飛行環境帶來的各種內、外部干擾,發動機多次起動及推力精確調節技術研究是實現火箭回收的基礎。

 運載能力由發動機最大推力保證,為確保火箭平穩返回及著陸,需大幅降低發動機推力。解決措施是採用發動機多機並聯技術,起飛時全部發動機額定工況工作,返回時關閉部份發動機。在有限的箭體空間內進行多機並聯,涉及箭體、結構、機構運動、熱防護等多個專業協同設計,還需全面考慮著陸衝擊、防火、返回後維護、檢修等全壽命週期涉及的技術問題。多機並聯總體佈局優化可提高發動機推質比,有利於重複使用運載能力提高,降低維護、檢修時間和費用。朱雀火箭的一級箭體就並聯安裝了五臺天鵲發動機,以確保起飛時的充足推力,以及回收時對多次點火和推力調節的需求。

 回收落地關鍵時刻,需要發動機快速變推力關機,以減小落地瞬間發動機後效衝量對箭體的衝擊和擾動。朱雀火箭實現可靠回收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採用了面關機針栓式噴注器技術。採用面關機針栓式噴注器可實現發動機起動過程氧燃推進劑零充填使氧燃推進劑完全同步進入燃燒室,避免氧燃充填時序偏差對發動機起動衝擊影響,提高發動機起動工作可靠性;同時,面關機可實現發動機關機過程零容腔排空,顯著提高關機響應特性,實現快速關機減小後效衝量,提高火箭回收工作可靠性;採用針栓式噴注器,發動機可進行大範圍變工況,能夠更好地適應火箭回收工作。

 在返回辦公室的路上,曹逸飛好奇的詢問道:“喬總,你前面在電話裡說,剛剛從機場出來,是去哪裡出差了嗎?”

 “是啊,前兩天,我帶領團隊去蒙省幾個市考察了一圈,想要找一塊合適的土地,建設咱們瑞達航天自己的發射中心。”喬瑞達的行程,也不算什麼秘密,既然曹逸飛問起,就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

 “那找到合適的地方了嗎?咱們的天鵲發動機初步測試成功,接下來一兩個月,就要進行火箭一級、二級,地面綜合測試,火箭一級、二級起飛回收測試。到時候需要用到空曠的大型場地,如果咱們的航天中心確定下來,就不用去租借測試場地了。”曹逸飛繼續追問道。

 搞航天的,必然涉及到火箭發射,擁有一個自己的火箭發射場地,是必須得投資項目。當然你也可以在官方的衛星發射中心內,租借一個發射工位,用作自家火箭的發射,那樣能省不少錢。不過瑞達航天搞的是可回收火箭,火箭回收的時候,需要的場地,比單純的發射火箭可大多了,擁有一座自己的衛星發射中心,就成了必備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