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南洋的快餐

 另一邊,劉言吃完飯就來到了,艾倫·圖靈的實驗室。

 一進實驗室,艾倫·圖靈和研究員正在吃午飯,是星海的特色快餐,肉夾饃、水餃、米線,一隊人吃的不亦樂乎。

 華記是最近南洋最火的快餐廳。

 老闆王文燦是從陝西來的移民,據說是出自晉商靈石王家的分支,不過他們家住陝西不在山西,想來也是比較遠了,後來加到破路,就移民到了南洋。

 靈石王家可能都不清楚,但要提到山西的王家大院想必都有所耳聞,王家大院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建築規模宏大。

 王文燦來到南洋後,為了生計,支起攤子做起了老家的肉夾饃。

 後來,星海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中午的上班族都沒時間回家做飯,這些美味快捷而又實惠的小吃,無疑是解決午飯的好選擇。

 就這樣王文燦的肉夾饃生意生意逐漸紅火起來,很快在星海開起了第一家店名為華記美食。

 隨著店面的開起,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聘請來的廚師對火候的控制不一樣,造成麵餅的口味差別很大,難以保證肉夾饃的口味一致,收到不少顧客的投訴。

 另外培訓出來的人員很不穩定,往往在店裡幹幾個月,就離職出去單幹了,這樣王文燦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沒幫上忙不說,還給自己弄出來個競爭對手。

 搞得他有些自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找遍了各種書籍,終於在一本流水線產業化的書上,看到了美國福特汽車,通過流水線將汽車的生產工藝分解,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

 既然汽車可以流水化,那麼更簡單的小吃肯定更沒問題了。

 想到這裡,王文燦立刻跑進工作室,廢寢忘食的用了一週時間,將肉夾饃的所有制造流程分解。

 並將所有的食材數據化,從肥瘦肉的比例,青椒的量,及加多少湯汁,都給定量,保證所有的味道一致。

 做完這些後,王文燦將每個流程做了一張工藝卡片,這樣來了新人後,只要根據指導照著工藝卡片操作一遍就學會了,當天就能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