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歌夜月華 作品

第75章 “麵點”之神的美食課堂(下)

 他們認真而謹慎地用筷子把麵條扒拉進自己的小碗裡,雖然醬汁無可避免地飛的到處都是,但最重要的麵條卻是連一點渣子都沒有浪費。

 所有人都從清水加鹽的麵條吃起,然後是粗獷的炸花生碎、鹽和油調製的簡單拌麵,然後是西紅柿雞蛋打滷麵、牛肉麵、海鮮麵……

 每個人都吃得珍惜而剋制,每個人也都吃得滿足。

 他們牢牢地記住了神明製作的清湯白水面的本味和口感,又驚訝地發現他們製作的麵條也很好吃。

 儘管有的人做的面軟一點、爛一點,有的人的面硬一點、韌一點,甚至有的人做的面有些粘有些糊……但怎麼樣都比干硬的黑麵包好吃!

 而且細心的人已經發現,這位仁慈的神明儘管有著眾多手段與材料,卻只選用著他們有可能獲取的材料,演示著麵湯的調味與各式滷子的做法。

 青菜、番茄、雞蛋、牛肉、雞肉、海里的魚和藻類甚至是堅果……這些東西就算沒法天天食用,多多少少也都曾經出現在他們的餐桌上。

 要是能弄到沒有汙染的食材自然最好,就算沒法弄到無汙染的食品,人們也早就習慣了先填飽肚子,再去教會淨化自己。

 ——是選擇沒有東西吃在幾天內餓死,還是選擇在幾年中緩慢地受汙染而死,人們心中早就有了定論。

 “這種海藻叫做海帶。”吳山居前臺的貓舉起一條長長的褐色藻類,“洗淨海沙後切成小塊熬湯,就可以獲得十分美味的湯頭,如果什麼材料都沒有,單獨用這種湯頭加一點鹽煮麵都很好吃。”

 學完了面,餃子皮面團也醒到了合適的程度。

 接下來就是扯麵、切劑子、擀皮、調餡、包餃子。

 餃子的技術含量可比手擀麵大多了,但反正這些人是自己吃,用不著太過講究,醜就醜一點,哪怕做成了餃子皮肉菜湯,也不影響食用。

 餃子這種東西有面有肉有菜,堪稱營養均衡,而且可以煮可以煎也可以當做礦工的便當帶去礦山冷吃,吳山居前臺的貓覺得很適合這些村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