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論文走了後

 不過,當講師說出論文的作者時,潘寶山就不笑了。

 作者是萬軍。

 潘寶山對萬軍沒有好印象,這事關涉到他,讓人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當然,就論文事情的本身,潘寶山並不覺得萬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管觀點從何而來,人人可以持有,誰抓緊了、趕巧了走在前頭,誰就能被冠以“第一個提出”的榮號。如果運氣好的話,那就是一個帶著光環的成果。

 萬軍就是那麼有運氣的人,因為他爸爸是萬少泉。萬少泉想幫兒子謀取點所謂的政治資本,所以對萬軍的“新鄉鎮建設”觀點暗中極力配合。

 在萬軍的論文發表不到半個月時間,省財政廳就派出了“新鄉鎮建設”專題調研組,就鄉鎮的小城鎮建設情況進行摸底,以加大財政投入扶持力度。

 潘寶山能敏銳地感觸到,這事是由萬少泉主張的,他是想通過現實的成功事例,來論證兒子萬軍“新鄉鎮建設”觀點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想到這裡,潘寶山不由得喟然而嘆,既嘆萬少泉權私之危重,又嘆其愛子之心切。

 不過不管怎樣,潘寶山告訴自己,那事不能想太多,從某種角度上來看也算正常,父子連心嘛。此外,就“新鄉鎮建設”一事而言,作為一個發展理念,他還是此理念的真正首倡,從大的方面來講也算是獲得了認可,理應高興。

 讓潘寶山更高興的是,專題調研組第一個調研點竟然是夾林鄉。夾林鄉的小城鎮建設已有相關報道,是個先行點,名聲已在外。

 此事讓潘寶山頗得安慰,這就是老天有眼,好處也還傾斜到了他這邊一點,起碼對夾林的新鄉鎮建設有好處。

 調研組來的時候,根據條塊工作分工,市領導這邊有潘寶山陪同。

 出發前,潘寶山猶豫了一番,還是決定找來了歐曉翔,進行了一場“推心置腹”的談話。

 潘寶山的態度放得很低,與歐曉翔並肩坐在會客沙發上,說:“歐處,每次我下去你都跟著,其實這讓我很不自在,你也應該知道為什麼。”

 歐曉翔聽了微微一愣,隨即笑了,道:“潘市長,你想哪兒去了?”

 “沒想哪兒去,就是說說內心的真實感受。”潘寶山道,“你想想我們是怎麼開始接觸的?雖然現在我是副市長,但從感情上來說,在你面前我還沒把自己當副市長看,因為咱們的關係不一般,所以每每看到你陪侍在左右,我就覺得特別扭。”

 “這……”歐曉翔打了頓。

 潘寶山一看歐曉翔的樣子就知道,他平時肯定也想過這事,這下剛好兩下相投,可以展開來說說,“歐處,不要這啊那的,我看以後你能不跟就不跟,平常的活動讓曹建興跟著就行。當然,逢到特別正規的場合,出於形式需要,那是另外一回事。”

 “讓曹建興跟著?”歐曉翔道,“他只是個正科。”

 “無所謂。”潘寶山道,“我不講那排場,再說就是講排場的話也不能拉著你來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