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那些抗倭名將們

 虞美人並沒有把人物生平從頭到尾捋一遍。

 這樣太浪費時間,可以,但沒必要。

 明朝。

 朱元璋卻是想要罵娘,天幕光說這些人的事蹟了,怎麼就不說說抗倭援朝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這能不能說清楚一點。

 那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讓朝廷先後派出去那麼多將領,就是為了處理那麼個倭國。

 朱元璋沉默,朱元璋扶額。

 若是這期也能發彈幕的話,天幕上應該會全是朱元璋刷屏。

 天幕雖並未細講有關於明朝的內容,只把重點放在那些將領上。

 但就是如此,也夠朱元璋分析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但這還不夠啊。

 掐頭去尾的,哪有天幕直白說了簡單。

 ……

 但虞美人的腦電波大概是跟朱元璋對上了。

 [抗倭援朝,又稱萬曆朝鮮戰爭,具體是指1592年—1598年(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島國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期間,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因為1588年,島國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島國後,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侵入朝鮮。

 朝鮮不得已嚮明朝求援,因此而展開的戰爭。

 這場戰爭,奠定了東亞此後300年的基本局面。]

 明朝。

 朱元璋鬆一口氣,記下關鍵線索,1588年,豐臣秀吉,統一。

 按照這個紀年法,他大明是1368年建的國,還要過二百多年,島國才基本統一。

 記下關鍵時間,朱元璋突然覺得,他大明在他國的探子是不是太少了點。

 要不要培養一些這樣的人呢。

 ……

 [在抗倭援朝中,明朝湧現了不少抗倭名將,李如梅,李如柏,李如楨自不用多說。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埋伏在日軍撤退的道路上伏擊日軍,擊斃日軍數百名的查大受。

 將日軍名將島津義弘圍困得幾乎自裁,又因軍中大炮火藥發生意外爆炸,以至於失敗降職的董一元。

 5000廣東兵入朝參戰大敗日軍,後又乘勝追擊又殲滅不少日軍的陳璘。

 在平壤之戰中奮勇先登,胸部中彈仍然死戰不退的駱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