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那些抗倭名將們

 在碧蹄館之戰中,隻身率領所部直衝碧蹄館,在日軍背後殺開一條血路,打開了缺口,讓李如松等才得以全身而退楊元。

 被萬曆皇帝御口親稱他為“一時良將”的麻貴。

 身為戚家軍老將,先是跟隨戚繼光抗倭,立功無數,後又率3000浙兵參加第一次抗倭援朝的吳惟忠。

 以及戚家軍最後的傳承人,結局悲壯的戚金,他的死雖不是因抗倭,但他沒有墮了戚家軍的威名。

 他因“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與陳策一起,支援瀋陽。

 最終“死於槍弩者數千人”。

 “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

 戚家軍也自此成為傳說。]

 戚金並不是死於倭軍,而是後金。

 但總要把戚家軍的結局說出來的。

 不然真的太遺憾了。

 ……

 明朝。

 戚繼光也從未想過,戚家軍的結局竟是如此,先是沉默。

 可又很快撫掌笑開,“好,是我戚家的好兒郎,我驕傲啊。”

 他戚家軍亡的轟轟烈烈,沒有成為兵痞兵匪,這樣就好。

 另一邊,李家四兄弟倒是有些無奈,這隻有大哥有戲份真的好嘛。

 他們的功績也不差的。

 還帶配圖的,不過有一說一,也不知道誰畫的,真傳神。

 董一元就沒那麼好心情了,整個人都是麻的。

 這算是什麼事啊,說起別人的功績就是在一籮筐,說起他,就是本來可以勝的漂亮,結果因為倒黴,失敗又降職。

 沒有什麼比這個還要慘的事情了。

 悲傷逆流成河jpg。

 不過這樣也好,天幕這次點出來了,他以後總歸會更加註意這方面問題的。

 無論是被天幕提起的,還是認識那些認識被天幕提起的,一時間都與有榮焉。

 但虞美人卻覺得,他們能在這次天幕出場,又跟她有什麼關係呢?

 難道不是因為他們自己有功績,悍不畏死,打退敵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