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趙佶:放過我吧

 他竭力主張圈養以積肥。

 明末的《沈氏農書》說:“種田地;肥壅最為要緊,養豬羊尤為簡便,古人云‘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讀書’,必無成功,則養豬羊乃作家第一著。

 清代的《馬首農言》也說:“豬……不可放於街衢,亦不可常在牢中,宜於近牢之地,掘地為坎,令其自能上下……坎內常潑水添土,久之自成糞也。”

 從這一句,“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讀書。”就可以見得,在明朝,養豬肥田的運動到底是有多麼火熱了。]

 明朝。

 百姓點點頭,只覺得那些個文化人說的很有道理。

 可不是嘛,他們家的那幾塊田,可就指望著家裡這幾頭豬呢。

 這又能肥田的家畜,又能吃肉,他們可真算是養對了。

 在明朝以前的不少朝代卻忍不住面露古怪。

 這明朝是個怎麼回事。

 豬這種脾氣大,肉難吃的動物有什麼好養的。

 賤肉有什麼好吃的。

 宋朝。

 某個不知名時期,蘇軾嚥下口中自制的東坡肉,擦了擦嘴,忍不住賦詩一首。

 快聽我安利,豬肉這不是挺好吃的嘛。

 說不好吃的,那完全是因為你們不會吃好吧!

 ……

 [大家是不是很疑惑,豬肉明明不好吃的,怎麼明朝還吃上豬了。

 這就要說起豬豬的閹割技術了。

 來,我們上視頻。]

 各朝代眾人聞言,甭管在幹什麼,都下意識抬眼。

 然後,猝不及防的,無比熟悉的視頻再次出現。

 這……就怪眼熟的哈?!

 宋朝。

 已經跟豬豬同樣待遇的趙佶再次受到暴擊。

 兩眼一翻,竟是直接昏死過去了。

 失去意識前,趙佶就在想,天幕怎麼還帶梅開二度的。

 這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虞美人:過分嗎,不過分吧,我這只是在正常科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