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秦朝喜訊

 天幕上,虞美人對於老祖宗的智慧,語氣是毫不掩飾的驕傲情緒。

 唐朝百姓面面相覷,都不敢相信,他們的發明居然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簡直是太開心了。

 淚水不受控制的滾落而出,最初發明改進曲轅犁的人,更是激動的不能自已。

 做夢也沒能想到,他居然能被天幕提及。

 想著,那人一把抱住自己孫女,舉得高高的。

 “聽見沒有,囡囡,你爸爸我上天幕了。”

 系統也快速把這個畫面放大。

 卻並沒有投射到天幕上,在後臺運行,讓虞美人一人先觀看。

 虞美人快速消化完視頻內容,整個人先是懵了一下。

 觀這人的年紀,怎麼看都是五十歲往上了。

 怎麼還有個年齡那麼小的女兒。

 很快,虞美人想起了自己不知道從哪裡看見的知識點。

 在唐朝爸爸的意思,好像應該是現代人認知裡的“爺爺”。

 還有哥哥,在唐朝的意思其實是“父親”。

 就,幸好自己想起來了,不然笑話就鬧大了。

 思緒跑偏的瞬間,虞美人用喝水的動作掩蓋住了。

 ……

 [到了宋元時期,農具的發展就有些疲軟了。

 也許是前朝的發明太過輝煌,也太過厲害。

 但這並不是說宋人一點創新都沒有。

 在宋朝,宋人把很多已經有的農具改進的更加便捷,適宜各個環境耕種,有效的提高了耕地的速度。

 比如說一日可耕種20畝的耬鋤,由麥籠、麥釤、麥綽3部分組合的收割作業農具,以及一機多用的“水輪三事”等。

 他們非常聰明地藉助了外力,也更加了解了自然規律。

 從知其然,變成知其所以然。

 聽說那個時候的“水輪三事”,一天加工的糧食可供一千多戶人家食用。

 還有就是,看圖片,這個叫做“翻車”,也叫“龍骨水車”,因為它的形狀特別像龍骨。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水灌溉。

 我們來看這一張圖,這是宋朝畫家所畫的《耕穫圖》。

 在這張《耕穫圖》中,我們局部方大一些細節。

 就能很清楚的看到“翻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