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秦朝喜訊

 隨著虞美人的動作,各朝代眾人很清楚的看見,在泛黃的畫布上,畫家用筆描繪出的畫面場景。

 兩個農民站在兩邊,似乎在忙碌什麼,中間,是一個他們又陌生的農具。

 三國。

 馬鈞捋了捋鬍鬚,越看這個東西,就越感覺熟悉。

 仔細一想,這不就是自己前不久才改進好的農具嗎。

 “哦嚯~”

 ……

 [這個農具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再後來,三國時期的馬鈞又將他改良一番。

 《後漢書·宦者傳·張讓》就記錄:“又使掖廷令畢嵐......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

 《三國志·方技傳·杜夔》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玄曰:“居京都,城內有地,可以為園,患無水以灌之,乃作翻車,令兒童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入列出,其巧百倍於常。”

 聽著十分拗口,翻譯過來一句話,“翻車簡單方便又實用,兒童也能操作。”

 龍骨水車特別適合在平原使用,使用的時候,就把它放在水邊,水邊和葉片直接伸到水下,隨後,人力帶動木鏈旋轉,裝在木鏈上的葉片就會順著水,把水帶到岸上,進行農田灌溉。

 結合著圖片和圖解一起看,是不是也覺得不是很難。

 龍骨水車這個時期是需要用人力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龍湖水車可以用水力,畜力。

 大家繼續加油努力學,總有一天能用上電力的。]

 隨著虞美人的話音落下,天幕上隨即播放了個視頻。

 對於視頻,這段時間他們已經很熟了。

 而視頻裡東西,他們更熟悉。

 “磨,是石磨。”有人驚呼。

 這個東西他們無比熟悉,因為平日裡太長用到它了,

 接著,他們就看見,隨著背景音的響起,“最近買了個磨,想著讓自家狗子鍛鍊鍛鍊來著,

 但狗子它死活不肯動作,我這不也想著不能浪費嗎。

 這不,家裡的小電驢就派上用場了。”

 視頻中,一個他們不認識的,應該是車的東西,被綁上到了石磨的杆子上,自己嗚嗚嗚的,自動駕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