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偃6號

 計劃通過基因轉移的方式,將這個牧草中的抗病性轉嫁給小麥。

 大家直接看圖,記住它長什麼樣就行。

 基因轉移的方式看起來簡單,但其過程實際上卻是困難重重的。

 對此,李振聲也作出簡單易懂的解釋:“比如馬與驢的結合,因為是遠緣的關係,因此它倆的後代騾子沒有生育能力,而小麥與雜草的結合,最大的難度是如何讓小麥的後代獲得草抗病基因,然後再進行繁育。”

 簡單來說,那時候的李振聲,他不僅想研究抗病性的小麥,更想要讓它們抗病性強的基因穩定傳承下去,而不是消耗的一次性良種。

 但大家只是光想想,也知道牧草跟小麥……

 怎麼可能嘛。

 但李振聲卻抱有了極大的期待,為此,還找到了植物學專家聞洪漢、植物病理學家李振歧。

 得到專業科學家的贊同後,李振聲大受鼓舞。

 於是,他帶著組建的團隊,一頭扎進了研究雜交小麥的道路。]

 “然後呢,然後呢。”已經把自己帶入進去的百姓們迫不及待想聽下文。

 救命,後世的育種,他們明明那麼陌生。

 但怎麼這麼有代入感呢。

 牧草跟小麥誒,就算成功了,想來也不簡單吧,過程一定是困難重重吧。

 另一邊,在各個朝代,山東各地都發生了不知名爭執。

 特別是姓李的,情緒尤為激烈。

 想的大概都是,如何證明後世的“當代后稷”,應該放在自己的族譜上。

 就,還挺離譜又合理的。

 ……

 趁著喝水的功夫,讓系統悄悄拍了幾張照片,虞美人放下杯子,當做什麼也不知道,繼續科普。

 [這道路是意料之中的困難,但遠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難。

 因為太多人不相信,牧草跟小麥,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就因為長穗偃麥草和小麥,都是禾本科小麥族的嗎。

 那他們還說,它們兩個所屬都不一樣呢,研究這個,不就是在浪費時間嗎。]

 各朝代眾人:總感覺天幕又在說他們聽不懂的東西。

 算了,還是直接放棄掙扎吧,完全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