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雄性不育系

 嬴政摩挲自己的秦王劍,心中思索。

 無論是大秦,還是華夏這片土地,本就應該是最強的。

 現在,他看見了什麼,兩千年後,居然要跟他大秦祖龍聽都沒聽過的國家攀比。

 嘖,想想就真不爽。

 超級無敵不爽。

 等他大秦有那個實力了,一定要先把那什麼m國打下來。

 並不知道m國,在現代也只有三百年曆史的大秦祖龍十分認真的想。

 漢朝。

 劉徹也抬眼,仔仔細細打量天幕上的話。

 雖然,這話是很長士氣沒錯,他也說過“寇可往,我亦可往。”

 但這一點也不耽誤他不爽啊。

 他華夏兒女不會認輸,這不是肯定的嗎。

 ……

 [這條路雖然困難,但好在袁隆平無比執著,1964年7月5日,轉機很快出現。

 原來,是袁隆平在試驗稻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後來,經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

 怎麼樣,開心吧,振奮人心吧。

 大家還記得我們之前說過的,有關於雜交水稻最重要的母株——

 雄性不育株。

 如今,終於,找到了!!!

 這並不是運氣,而是努力,是不放棄,上天也終於眷顧了這樣努力的人!]

 鋪墊了這麼久,就是為了講這一句,天知道,虞美人開心的要起飛了。

 經歷了那麼多的波瀾,終於有了好消息,簡直太讓人開心了好吧!

 聽到了那麼多困難,那麼多不認可,不贊成,否認,乍一聽到這樣的好消息,百姓先是懵了一下,隨後很快笑開。

 隨著天幕一起歡欣鼓舞,這個消息,對於四年沒有進展的袁隆平來說,也太好了吧。

 也激勵他們,一開始難點怎麼了,這不也成功了嗎!!!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

 ……

 [更好的消息還在後面,在1964-1965年期間,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小組,又在稻田裡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

 經過不斷的培育,袁隆平也終於在他1966年的論文中,提出了在現代大名鼎鼎的——

 雄性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