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建文新政

 再比如改變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嚴厲政策,減輕賦稅,裁減冗官冗員等問題。

 但很大程度上,朱允炆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基於儒家,帶著濃濃的“儒”的特色。

 但大家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當時明朝,最能作妖的不是其他,正是那些儒家文人。

 明朝皇帝能夠有“易溶於水”說法,就跟這些人脫不了干係。

 而在朱允炆的“建文新政”中,他除了做出那些好的方面,他還更進一步的優容文士。

 最重要的是,朱允炆還搞起了復古,將一些官名、殿名、門名無意義的改變。

 以上短期內可能沒什麼問題,我們也覺得瑕不掩瑜,還不錯嘛,畢竟他還減輕了賦稅,讓地方政府收養鰥寡孤獨廢疾者。同時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賑罹災貧民,蠲免賦稅等。

 但這並不是沒有問題的,大家可能忘記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朱允炆做了幾年皇帝?

 如果是十年二十年,那肯定沒什麼問題,

 可他只做了四年皇帝,這也就意味著,他是在做皇帝的四年中,在下達了這麼多的命令的同時,還不忘針對各地的藩王,

 這還不算,與此同時,他還弄起了井田制。

 總體來說,朱允炆的問題是政策不錯,但操之過急。讓很多重要措施都成了一紙空文,並未得到認真落實。

 而且也沒抓好主次矛盾,這裡就要說了。

 雖然我們對永樂帝朱棣很有好感,但理智來說,削藩是對的,畢竟他朱允炆不是藩王的爹,而是侄子。

 雖然老朱確實在設立藩王的時候就十分謹慎,讓明朝的藩王根本做不到像是漢朝諸侯一樣,但誰能保證他們真就乖乖聽話。

 所以朱允炆想要削藩這件事,這沒什麼不能理解的。

 但朱允炆的問題,偏偏就是他能在“建文新政”的實施上理想主義還又快又密。到了削藩這一方面,就變成優柔寡斷、主次不分了,只能說敗得不冤。]

 虞美人這話說的中肯且難聽。

 誰也沒有想到,一直表現的對朱允炆不看好,相反對朱棣十分友好的虞美人能說出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