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論那開掛一般的進步

 會不會說到他大唐。

 明朝。

 自從得知華夏是從大明開始落後於世界的,並且在清末慘遭滑鐵盧的永樂帝:……

 不服輸的同時,升起了濃濃的危機感。

 後世復興是後世的事情。

 他雖然驕傲,但卻絕不願意再聽到什麼,華夏是從明朝開始落後於世界的,這種話了。

 雖然天幕說這話時,是就著火藥和武器這個方面說的。

 但作為一個連侄子,咳,是連靖難都勝利了的皇帝,朱棣的勝負心洶湧燃燒起來了。

 ……

 虞美人說這話,只是單純的想要顯擺(劃掉),根本就沒想過她蝴蝶翅膀一扇,事情會有怎的嚴重性。

 她哪裡會想到,各個朝代的皇帝會因為自己的一句話、一個科普,打開了自己的卷王基因,各個爭當卷中皇帝,努力開卷,發誓絕不給後輩看笑話的機會。

 虞美人還在專心致志照本宣科,並暗戳戳誇了所有人一波。

 [但漢朝的技術卻並不是我國的巔峰,只能說是這個民族開掛的起點。

 南北朝時期,灌鋼法的出現,讓人們知道了,若是利用液態生鐵作為滲碳劑澆築在熟鐵上的話,經過數次熔鍊後,就能製成硬度和韌性均衡的鋼。

 如此,在提升了鋼產量的同時,又能降低制鋼的成本。

 這樣的突破無疑是非常重大的。

 性價比,永遠是國人追求的重點。

 而隋唐時期,冶鐵技術仍承襲前代,並無大的技術突破。

 但宋代就有所不同了,一個燃料的突破並大規模使用,讓冶鐵技術再一次進入到了飛速發展階段。

 而這個燃料就是——煤炭。

 我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國是歷史上最早使用煤炭的國家。

 從歷史中追溯,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山海經·五藏山經》中記載,在戰國時期,“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中黃堊多涅石(即煤炭)”。

 漢書中也記載,“豫章出石,可燃為薪。”

 而在那個時期,煤炭的用途一般就是做飯、取暖,也許有人冶鐵也也不一定。

 但宋朝的人們就發現了這一寶藏,用煤炭冶鐵,那是非常非常非常好使。

 而這無疑,在冶金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劃時代的發明。

 又是一個對比於同時期其他國家,超越了幾百年的發現。]

 ——

 這本書別名:《歷史直播:我一句話,讓老祖宗為我雄競》(bushi)。

 論兔子的魅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