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論那開掛一般的進步

 原句是出自魏晉劉琨的《重贈盧諶》,“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反正一看這百鍊鋼就很硬就是了。

 那我到底要說什麼呢,我要說的是,近些年,我國有這樣的一些突破,雖然不能讓鋼鐵成繞指柔,但能徒手撕開還是沒問題的。

 因為它的厚度只有0.015毫米,一根頭髮絲是它疊起來六層厚,是不是特別薄。

 這可是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鋼,我國產的。]

 虞美人說話時,帶著淺淺的嘚瑟情緒,頗有種不只有你們在進步,我們也沒有退步的感覺。

 秦朝。

 嬴政:……

 作為一個連怎麼讓鐵從農具變成武器都沒弄明白的老祖宗,嬴政表示:這很難評。

 首先肯定一點,能被虞美人以這樣的語氣說出來的東西,對於後世來說必定是極其重要。

 但對他大秦來說沒用啊。

 所以,他是不是應該誇誇後世,誇誇虞美人,才能表示出老祖對晚輩復興精神的驕傲。

 要不,誇一誇?

 猶豫.jpg。

 南北朝時期。

 作為一個明確被後世厭惡的朝代,本以為他們會被天幕無視到死。

 特別是這個時期,皇帝大多數都不靠譜,天幕就跟公放沒什麼區別,很少有屏蔽他們的時候。

 所以,猝不及防被點名的劉琨和盧諶:……

 後世對於這個時期的態度,說實在的劉琨也是無話可說的。

 畢竟到底怎樣,大家心裡都有數。

 他是幸運,但這個朝代的人卻大都不幸。

 他有報國之志,抗敵之心。

 無論怎樣,他愛著這片土地,這個國家。

 但現在的問題卻不在於此。

 劉琨看著已經自己已經寫好的詩,一時間頗有點猶猶豫豫。

 啊這,後世都能煉出比頭髮絲還薄的鋼了,再煉個繞指柔,不也是就是努努力的事情嗎?

 所以問題來了,他這詩到底是送呢,還是不送呢?

 這句是不是改改比較合適。

 但這句話怎麼超級有名的,這可是後世人都耳熟能詳的存在耶。

 所以,還是留著吧。

 唐朝。

 “咳咳咳咳。”聽到這裡,不知道為什麼,二鳳突然有點心虛。

 畢竟誰能想到呢,他們大唐時至今日,在用的也都是南北朝的老技術。

 他們這是不是有些不知長進了。

 思考.jpg。

 但二鳳堅信,這絕對不會是大唐的問題。

 他現在還沒有突破,不代表之後沒有突破。

 他唐太宗沒有進步,不代表整個大唐都沒有進步。

 所以,問題不大。

 沒錯,就是這樣。

 華麗尾羽炸起的二鳳,努力將自己安撫好了。

 並決定更加認真的聽天幕接下來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