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趙匡胤的前半生

 ……

 [咳,說回來,就這樣,趙匡胤長到了少年時,那麼,他長成了什麼樣子呢。

 沒錯,就是個性強橫,好賭博,愛打抱不平,嫉惡如仇,還惹了不少麻煩。

 再之後,趙匡胤就結了婚,不久之後,也開始尋找建功立業的機遇,離家出走,南下復州。

 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時期,趙匡胤走了很多地方,不少人還是不太信任這個少年人的,讓趙匡胤四處求職,最後被正在“招納亡命”的河東節度使劉崇收留,成為了“亡命之徒”中的其中一個。

 也是這個時候,我發現了一個盲點,就是趙匡胤那個“好儒事”,喜“訪求書籍”的父親,也就是趙弘殷,在這會兒正跟郭威一起打天下呢,並且為此左眼負了傷。

 一下子就對趙匡胤他爸起了興趣,要知道宋朝的那些文人動不動就知乎者也,讓他們給我們的刻板印象不就是瘦的跟竹竿似的,幹啥啥不行,打壓武將第一名,這宋朝開國皇帝他爸的畫風跟宋朝文人如此不同,我這不得好好看看。

 然後,恍然大悟發現,一切的真相是,他爸其實是“文武為立身之本”的忠實擁躉,恍然大悟.jpg,突然就不意外趙匡胤小時候怎麼會擁有一根純鐵打造的杆棒了,是我把最重要的一段漏看了。

 刻板印象在作怪.jpg。

 說實在的,不瞭解五代十國還好,瞭解之後我真的覺得,沒有任何朝代的人比五代十國更能打破我固有印象了,無論是郭威、柴榮、錢俶還是趙弘殷,都是的。]

 虞美人說到這,腦海中梳理了一下內容,這才想起自己剛剛講到哪兒了。

 [趙匡胤四處求職那會,後漢並沒有被推翻,後周還在醞釀中,這樣趙匡胤一下子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他認為如果投資郭威的話,以後的回報絕對十分可觀,是毫不猶豫的投奔了郭威。

 而這,在後來的郭威建立後周時,證明了趙匡胤的眼光。

 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又被安排在太子下面,而你們也知道柴榮對武將的態度,還挺好的,尤其趙匡胤並不是什麼花架子,武力值是相當的高,在戰爭上的謀略也是不容小覷,在趙匡胤憑著自己的武功屢建戰功以後,他備受重視這件事兒也不奇怪了。

 於是當週世宗柴榮駕崩後,並不忠心卻十分看重功業的趙匡胤造反,好像也沒什麼奇怪的吧。

 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內容——陳橋兵變,黃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