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跟大家傾訴一下

就是如此火爆。

另外就是,在北宋一本叫《萍洲可談》的文言瑣談小說中,也對此有描述,說宋朝的對外貿易,屬於是:“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意思是說,船中主要是瓷器,多得堆滿船艙的所有空間,人晚上只能擠在貨物上睡覺。

但儘管宋瓷有著如此大的出口量,卻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也就導致了我國瓷器一運到國外,立馬價比黃金。

而擁有我國的瓷器,也成為外國人珍藏和身份的象徵。

所以,懂了嗎,想要賺錢,製造需求,只要這玩意兒夠罕見夠出名讓人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就是智商稅,也有人願意上當。

另外,我聯繫,如果有那種好用的、方便運輸的胭脂水粉口紅之類的,也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他們水平比我們好,去偷偷師,回來就能賺錢,如果沒我們好,出去也能賺錢,怎麼著都不虧。

其他東西也可以參考這個思路學會了賺一次,賺錢了賺一次,你一個人賺兩次,這不是雙贏是什麼,你一個人贏麻了。

兩宋差不多講到這裡,最後給大家當個數據,大家就知道工商業有多賺錢了,海上絲綢之路又給宋朝賺了多少。

據《文獻通考》記載:宋神宗後期某年北宋稅賦總收入為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佔30%,工商稅佔70%。

其中對外貿易絕對佔了很大一部分,而這一切,是因為啥,當然是因為被宋元視為黃金生命線的海上絲綢之路。

到了元代,海外對瓷器的狂熱仍然不減半分,這也讓他們對我們國家的稱呼,直接變成了瓷器,就是時至今日也是如此。

中國的英語是“China”,而前面那個c小寫了,這個“china”的意思就是瓷器。

另外,我多說一點,小日本的英文是“japan”,這個詞除了表示他們國家之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漆器。

這玩意兒就不對勁,這是能這麼論的嗎。

要知道,漆器在我國的歷史,那是能直接從新石器時代開始論的,那真就是比夏商周還早,然後,《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十七年》:“ 舜造漆器,諫者十餘人,此何足諫?”

漆器那是能直接跟舜掛鉤的,比歷朝歷代的命還長,結果這就成為“japan”了,你說離不離譜吧。

所以,買賣歸買賣,什麼時候獨家手藝得藏好了,當然,在我國的傳播也是可以寬容點的,不然一不小心失傳了真的會腦溢血。

但這種莫名被認領的感覺,現在說起漆器就是島國那邊的手藝,是真的超級無敵不爽的。

跟大家傾訴一下,說出來我可就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