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薊國

一年後

聖誕三百三十一年夏(前715年)

薊國

薊城

城外殷人軍營

“稟大王,欣人的軍隊已經抵達偃南。”

殷國斥候將最新的情報稟報給商王。

箕子後人自認為繼承了殷商的國怍,他們以商人/殷人自居。

三百多年前,箕子帶著族人們逃難去了殷商的發源地(西遼河平原),在遼西平原重新繁衍生息,並且向東征服了遼東沼澤,降服了當地的土著部落。

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他們終於羽翼豐滿,聯合偃山南北的山戎土著向偃薊之地發起進攻。

“中原人(欣國/欣人)還真是陰魂不散啊。”

殷王皺眉,上次他親率大軍南征,結果被欣國軍隊抵擋。

現如今,他恢復元氣,再次南征,欣國又來了。

中原和蠻夷是個相對概念。

在中原諸侯眼裡,欣國是蠻夷。

可是在比欣國更北方的山戎眼裡,欣國就是中原文明。

這跟秦國的定位類似。

在中原人眼裡,秦國是蠻夷,可是在比秦國更西方的戎人眼裡,秦國就是中原。

你中原的程度不如我中原。

你蠻夷的程度不如我蠻夷。

“如果我們繼續圍城,必然會被欣人和周人(偃人和薊人)兩面夾擊,像當年一樣,為今之計,只有撤兵,將大軍駐紮在偃山山腳,依靠偃山的居高臨下之勢,抵擋欣人的來襲,欣人遠道而來,這裡又都是沼澤湖泊,他們必然不能久留,等他們因為缺糧而不得不撤兵回南方時,我們就可以重新圍困裡薊城。”

殷王的王子“沐”對自己的父王這樣建議。

王子沐留著一頭短髮,頭上戴著一頂王子金冠,金冠上鑲嵌玉石。

這是真正的黃金製作,而不是被稱為金的銅。

他的腰上還掛著一柄金柄鐵劍,黃金做的劍柄,隕鐵打造的劍身,劍柄上還點綴了許多藍綠色寶石。

在這個時代,工匠們已經能夠打造鐵器,只是因為工藝還不夠成熟,產量很低,製作成本極高,只有少數王公貴族才用得起,大多數士兵依舊用的青銅武器。

“嗯。”

殷王認可了王子沐的建議,帶著大軍開始撤圍,向著北方的偃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