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薊國

並且,選擇的駐紮地點是“偃口道(喜峰口)”,萬一出現意外,也能及時退回偃北平原(遼西平原)。

一個月後

同年秋

欣國大軍終於抵達薊城。

薊公親自迎接欣伯深的大軍。

薊國是周朝的公爵國,地位非常高貴,薊國國君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稱公,一般的諸侯只有薨逝後才會尊稱為公。

當然,所謂的身份高貴,在絕對實力面前,啥也不是。

若論身份,當年欣聖祖只是一個殷商奴隸,但是聖祖以及聖祖的子孫後代,卻讓欣國壯大起來,如今哪怕面對周天子,也有三分底氣。

連周天子都不放在眼裡的欣國,又怎麼可能因為薊國的公爵地位而真正心裡尊敬薊國呢?

欣伯深表面尊敬薊公,內心卻只把薊國當成肥肉,等擊退了競爭對手殷國,就順帶吞併薊國。

是因為有了實力,才能身份高貴,而不是身份高貴,才獲得實力。

欣伯深自然是明白這裡的邏輯關係的。

權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無能者即便獲得了權力,也會被競爭對手奪走。

權力,終究屬於強者!

當欣國只有十乘戰車時,欣國對周天子唯命是從。

當欣國有一百乘戰車時,可以對周天子有所不滿。

當欣國有五百乘戰車時,可以對周天子視而不見。

當欣國有一千乘戰車時,周天子算個什麼東西。

當欣國有三千乘戰車時,欣天子才是天下共主,周天子就得跟紂王一個待遇了。

即便是公然稱王的欣厲公,如果身處聖祖時代,也會恭恭敬敬效忠周天子。

即便是一生忠於周王室的欣聖祖,如果身處欣國鼎盛時期,照樣會對周天子不屑一顧。

效忠還是不效忠,不取決於個人,而取決於形勢和實力。

“薊人淳樸,有上古遺風,薊公亦有帝堯之風。”

欣伯深嘴上誇讚著薊國,心裡卻想著怎麼把薊人同化成欣人。

至於帝堯後裔,那又如何?

別說你是帝堯後裔,就算你是軒轅黃帝的後裔,我欣國也照樣吞併。

在周王室公開的史書中,認為帝堯逝世時,將天下共主的位置禪讓給了帝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