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上?我在異界背唐詩! 作品

第67章 孝之《遊子吟》,詞宋竟然是以詩入墨的天才?

  一番文言文說的詞宋雲裡霧裡,他拆解了好一會,才算是真正明白李牧歌話中的意思。

  簡單來說,李牧歌就是將孝道同化成責任,尊重和關心父母,儘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同時,也應該教育下一代要懂得孝順和感恩,將這份孝道傳承下去。

  “嗯,說的也很不錯。”易先生微微點頭,“方仲永,你是擅長作詩,可否寫出了與‘孝’有關的詩詞?”

  方仲永點點頭,而後開口吟誦道:

  “孝道傳家遠,親恩重如山。

  撫頭思往事,垂老淚潸然。

  兒行千里遠,娘恩永記心。

  陪伴身側盡,孝道不須言。”

  “很不錯。”易先生稱讚道,“這首詩將孝道詮釋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兒行千里遠,娘恩永記心’這句,更是道出了孝道的真諦。孝道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感恩之心。”

  方仲永的詩得到了易先生的讚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首詩他想了將近一個晚上才完成,如今得到易先生的評價,方仲永的內心自然是歡喜的。

  在場的眾人都紛紛點頭,對方仲永的評價更是上升了一個檔次。

  “詞宋,你也擅長作詩,是否有著作?”易先生轉頭看向了詞宋。

  “自然是有的,先生布置的題目,詞宋上心了。”說著,詞宋便拿起手中的宣紙,朗讀起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就在詞宋讀完這首詩詞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詞宋的詩詞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母親用顫抖的手,一針一線地為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而兒子在遠方,也時刻惦記著母親,希望早日歸來。這種情感,這種溫暖,這種母愛的偉大,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和感動。

  這首詩彷彿不是一首詩,而是一幅畫,讓人彷彿置身其中,感受著那份母愛的深沉和偉大。

  易先生也被這首詩深深地打動,他愣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點頭讚歎道:“好,好詩,詞宋的這首詩真是讓我驚歎不已。這首詩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也表達了孩子的感恩和思念。這首詩將‘孝’這個字詮釋得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