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315章 騎牆派

  不過,技術委員會表示也不能著急,先試運行。

  雲數據中心那邊有1萬臺服務器準備待命,首次上線,沒必要這麼多。先來5500臺吧,實驗一下!

  如果5500臺成功了,接下來就簡單了,按照這個模式和方向,慢慢地遞進發展就行了,1萬臺、10萬臺、100萬臺、500萬臺,都將不是問題!

  首都雲數據中心的一期工程,將會在春節之後正式啟動,一共2萬臺服務器。到時候,紫微星的業務就要做好向雲端遷移的準備了。

  這是超級大工程,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還有幾個月的時間,雲計算業務的項目人王建博士鄭重表態,這個春節,他不過了!他要帶隊堅守崗位,繼續攻關,確保雲業務的萬無一失!

  雲計算涉及的技術面太廣太複雜了,幾乎是互聯網的方方面面。別看後世國內的雲計算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出現了一大堆,可絕大部分都是蹭風口的,又或是小打小鬧。真正能夠在技術和業務水平層面跟國際雲計算巨頭抗衡的只有阿里雲。

  接下來,技術委員會上又討論了好幾個有關雲計算的技術,比如函數計算、批量計算,又包括對象存儲、日誌服務、文件存儲等等細節,周不器是啥也聽不懂。

  但有一點聽懂了。

  這裡的技術分歧很明顯。

  如果所有的技術細節都是我們自己搞,那發展起來就太慢了。要不要向外部尋求技術支持?就比如文件存儲技術,ibm、微軟這些巨頭都可以提供技術支持、技術諮詢的服務。

  自己做一半,再讓外人幫著做一半,雲計算工作做起來不就簡單了嗎?

  然後,就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支持積極對外合作從外面引進技術的有沈向陽、許亮傑等海歸科學家代表。支持獨立自主做研究的有王建博士、楊振坤博士等一批國產科學家。

  從級別上來看,當然是首席技術官沈向陽和高級副總裁許亮傑的話語權更大。

  這件事周不器如果不定性,王建和楊振坤這些人很難爭過他們。

  周不器很慎重地道:“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是自主可控,掌握在手裡的才是自己的。我這不是給大家制造焦慮,這是戰略。淘寶把百度都屏蔽了,因為不可控的流量就不是流量。這是多大的魄力?我們也要如此。對紫微星來說……別的業務還好辦,可雲計算是我們重點發力的技術工程,一定要自主可控,要把命脈把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沈向陽是支持對外合作的,微微皺眉,“合作是大趨勢。”

  周不器道:“沒錯,合作是大趨勢,但總要有一些我們自己的獨有的東西,這才是核心競爭力。咱們可以合作,別人也可以合作,怎麼體現出紫微星的強大?而且最近的網絡輿情大家也都看到了,都在支持軟件國產化。具體的細節另當別論,但大方向一定是對的。”

  王建博士很高興,“對,紫微星是一家大公司,不能被人卡脖子。”

  周不器也不能讓他跳得太歡,“沒那麼嚴重,自主可控不代表要販賣焦慮。過去這些年,國內很多行業被國外封鎖得比較嚴重,最重要的原因是沒人,是我們存在著人才斷檔。國內是八十年代以後才有大學生……對了,王建博士,你是哪年讀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