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414章 IoT平臺

  就比如三星電子。

  周不器跟李在容聊過這件事,李在容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加強三星電子在半導體領域的佈局,要投入重資發展半導體行業。

  這就有很大的戰略分歧了。

  三星的芯片再怎麼努力,能超過英特爾、高通這些美國芯片巨頭嗎?可能做到極致,最多也就是能達到美國芯片90%的水平。

  這就只能屈居二線,作為一個跟隨者了。

  不可能像英特爾、高通那樣引領時代,甚至達到通過技術改變世界的成就。

  如果三星電子把所有的資源和人才,都用來去開發美國人不太擅長的液晶面板上……這樣一來,三星的液晶面板就不僅僅是行業領導者了,就會跟其他競爭對手拉開很大的距離,甚至可能開發出新一代的可能改變世界影像顯示的科幻級的液晶面板。

  可三星不能這麼做。

  他們對過去有陰影,對未來有擔心,不想承擔一些不必要的戰略風險。

  如果三星不自研芯片,萬一將來美國人不賣芯片了怎麼辦?

  有了這種政治上的因素羈絆,就一定會極大地扼制三星電子在商業上、科技上的技術突破。

  相比之下,歐美的科技公司就沒有這樣的擔心了。

  尤其是美國的科技公司。

  從小灌輸的一個理念就是——改變世界。

  別人已經做成的事,我為什麼要做?

  市場上已經有芯片了,去買就行了,除非我能做出比現有芯片更好的芯片或者取代芯片的新產品。

  所以美國的科技研發就會很純粹,主要是兩種目的:一種是夢想引導,我要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我要改變世界;一種是商業引導,我要做別人做過的事,但我要比他們做得更好。

  這就形成了當今世界美國引領全球科技產業的現狀。

  最有創新力的科技公司和最能賺錢的科技公司,都在美國,也只能在美國,只有他們才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掣肘安安心心地做企業。

  東亞這邊的自主研發就不太一樣,明知道不能改變世界、明知道做出來了也一定不如別人那麼好,但還是要斥巨資甚至是舉國之力去做。

  這樣做其實很有必要,日本失落的三十年,以及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國家財產的被西方列強瓜分一空,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這樣的好處是真的可以降低政治上和穩定上的風險,壞處就是會破壞企業在商業層面的成就,更不用說去改變世界了。

  國內的企業尤其對這種不可控的戰略風險最為擔心。

  所以對自主研發就格外地情有獨鍾,幾十年來的宣傳和引導下來,已經達成了一種全國由上到下的共識,似乎科技就等同於自主研發了。不自主研發的公司,都不算科技公司。

  海爾是國企的背景,就更不可能把命脈交給別人了,一定會搞“自研”,會嘗試推出自己的物聯網平臺,把海爾智家打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