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481章 電池


                 來到了3月份,年味已經沒了。

  周不器也開始了他的全球旅程。

  畢竟相比於穩定的國內業務,海外業務才是他更大的追求和挑戰。前幾年他在國內,跟BAt什麼的鬥得還津津有味,到了現在這個階段,讓他去鬥……他都沒什麼太大的興趣,更多的是以合作的姿態跟他們相處。

  窩裡鬥沒啥意思。

  全球市場那麼大,去海外競爭並且成功勝出了,這才能展現出世界級企業家的風采。

  這樣的思想,周不器並沒有隱藏,在國內見到很多的業內好友以及政府官員的時候,都多次地流露過。

  為此也獲得了各方極高的讚譽。

  認為他是國內當代最有格局的企業家,代表了年輕一代的希望。

  這次去美國見馬斯克,主要是跟特斯拉有關,跟他談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的事。

  特斯拉雖然上市了,但經營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產能根本就跟不上。不僅是產能跟不上,造車成本也居高不下,甚至造車成本比銷售價格還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馬斯克打算玩“自營”,還真不是一個類比,他用的就是self-support這個詞。

  “自營?”周不器就很驚訝,“特斯拉不是已經自建了工廠嘛?”

  跟手機制造不同,汽車製造是個極其複雜的大工程。

  蘋果、愛斯達、三星、小米這些手機廠商造手機,都是委託給第三方的代工廠來生產。這其實就是互聯網思維。

  後來國內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一開始也採用這樣的模式。

  這顯然不現實。

  汽車跟生命安全有關,必須得全程把關、萬無一失才行,委託給第三方去代工……這不是把車主的性命都委託給了第三方?

  這也太不負責任了。

  馬斯克就嘆了口氣,很無奈地說:“現在的整個汽車產業,都是圍繞著燃油車構建起來的。很多燃油車的配件,根本就不適配電車,至少不符合特斯拉的標準。”

  周不器就知道這裡的難點了,“所以要從零開始?”

  馬斯克道:“從零開始也不至於,在很多的技術和工藝方面都可以延續,只是需要按照特斯拉的標準進行一定的升級和改變。”

  周不器一聽也就頭大了,“這可難了!電車產業一片空白,市場上的那些油電混動的汽車,也都是以燃油車的框架為主。你這可不僅僅是要造一臺電車了,你這是要創造一個電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