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803章 開源協議


                 這位張總的話,有點反常識,什麼叫持股越多價值越少?等到持股100%了,反而就一文不值了?因為一家技術類的公司最大的價值,不是產品,而是創造產品的人。

  周不器持有特斯拉的股份越多,他在特斯拉里擁有的話語權就會越大。

  他就真的可以利用自身的權力,去把特斯拉的一些知識產權都給開源了。

  可是,要是特斯拉的精英人才們都不認可這樣的策略,覺得這是在糟蹋他們的智慧結晶,就會紛紛的離職,甚至可能會來一場集體訴訟,去發起訴官司。

  一旦這種這種事情發生了,特斯拉的所有資產就會毀於一旦。

  這也是國內現在這麼有錢了,可有些技術壁壘就是沒法攻破的原因。就算你很有錢,把人家的公司給買下來了……那也不行,你沒買下來的時候,這家公司很值錢,你要是買下來了,這家公司就一文不值了。

  這種事情,國企老總們真是太瞭解了。

  所以當週不器說出他擁有特斯拉很高的股份時,都會有一種不以為然的心態,認為他這是走上了岔路口,別說推進國內的電動車行業發展了,搞不好最後他會人財兩空。

  殊不知,周不器做企業,最重視的就是人。

  他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哪怕有時候發生了一些分歧,他也會反覆的溝通,用更先進的理念去獲得對方的認可,從而達成一種共識。而不是自己是老闆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就可以像個領導似的要求下屬無條件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

  不僅是他了,互聯網行業裡的企業管理,依靠的從來就不是靠權力,而是理念。

  這個理念,可以是一種事業上的理想,可以是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也可以是合夥起來一起賺大錢的庸俗目的。總之就是一家公司從上到下,大家使勁的方向是一致的,有一種“理念共同體”。

  為了杜絕這種權力結構的上下級關係,很多科技公司都只有彙報關係,而沒有上下級關係。比如在百度,你可以直呼李彥紅的名字,也可以叫他的英文名“羅賓”,就是不能叫他李總;在阿里,你可以叫馬老闆為“傑克”,也可以稱他的花名“風清揚”,但是不能叫馬總;在企鵝公司,一樣只有pony沒有馬總;在紫微星,也不允許稱呼這個“總”那個“哥”的,一律都是叫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