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867章 車載操作系統


                 第2867章車載操作系統

  關於貼牌機的業務,周不器對此可太熟悉了,這幾乎是他開創出來的新的商業模式。

  愛斯達和現代的合作,就是這種模式。

  現代的手機已經不行了,而愛斯達一個外國品牌又很難打入韓國市場,最後索性是雙方聯合,把愛斯達的手機貼上“現代”的牌子,然後在韓國市場中銷售。

  這種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現代的手機在韓國市場的份額穩穩超過20%,雖然跟三星還有很大的差距,可至少能存活下來了,每年都能有幾億美元的利潤,兩家平分也美滋滋。

  周不器本以為程歲宗出任黑莓的Ceo後,會直接把黑莓的手機業務賣掉。

  卻沒想到他要採用的是貼牌方式。

  很有可能就是從自己這裡學過去的。

  至於跟誰貼牌,肯定是要從國內的手機廠商裡面選。一方面他是華人,跟國內有密切的關係;二來也是國內的手機很爭氣,物美價廉有競爭力。在國內的這些手機廠商裡,要選擇誰?

  除了愛斯達之外,最好的選擇就只有兩個。

  要麼是聯想,要麼是華為。

  只有這兩家是國際化的大公司,在海外有名氣有影響力,還有多年的運營經驗和銷售渠道。

  不過,華為要首先排除。

  華為的業務向來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做,甚至華為的海外業務的負責人,也都是從國內外派出去的,國內外統一使用的都是“華為”的品牌。聯想則是投機取巧風格商業運作的標杆,採取的是跟華為相反的策略,外國的業務主要就是依靠外國團隊、外國品牌。

  在pC領域裡,尤其如此。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收購iBm的電腦事業部了,這筆交易過後,讓聯想直接就擁有了thinkpad這個頂級的品牌。聯想的電腦常年保持全球前三的地位,海外市場的“聯想”牌電腦銷量比較有限,主要銷售的是thinkpad。這幾年聯想開啟了日本攻略,採用的也是同樣的策略,去日本市場收購了富士通和neC,據說還要對索尼下手,以日本品牌的名義來開拓日本市場。

  本質上就跟愛斯達貼牌現代去攻略韓國市場,是同樣的路數。

  區別是貼牌是細水長流,如果業務做好了,以後每年都要連續不斷的給現代利潤分紅;品牌收購則是買斷制,上來就交一大筆錢,以後業務做的好不好、賺了多少錢,就都跟對方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