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三章 佛道之爭


                 應天府大堂外人山人海,許多年沒有過這種火爆的場面了,大堂上的主案兩邊早已坐滿了官員,趙文華就坐在主案的左側第一位。

  街邊的小販們在積極地兜售早點給連夜跑來佔位置的人們,人群本意擠得水洩不通,但他們總能神奇地把小車在人群中推來推去。

  “油條、鍋貼、小籠包,捲餅、板鴨、小米粥,前面人把腿抬一下,屁股收一下!”

  當然,有些商業模式天底下都是通用的,並不分南北西東。

  “這個位置,臨窗靠街,居高臨下,保證你連鬍子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只要三百文!先到先得,售完為止!”

  “距離太遠了吧,雖然能看見人,但聽不清人家說啥呀!這得打折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雖然聽不清,但你可以看嘴唇動啊!對了,推薦張聾子給你做通譯,一個時辰只收費五百文!

  張聾子,只聾不啞,專業研究唇語三十年,資源稀缺,先到先得,不可錯過!如果嫌貴還可以多人共享!”

  就在張聾子像當紅頭牌一樣,被二樓人們湊錢共享的時候,更多位置靠前的觀眾,眼睛都盯在了坐在堂下椅子上的僧人身上。

  有見多識廣的人,小聲給大家介紹僧人的身份。

  “這位大師是福建林泉院的苦禪大師,也就是俗稱的南少林,四處雲遊傳道,在南直隸地區極有名聲的。

  都說蕭大人是文玄真人,大明天師,當今道門第一人,這次如果輸給了苦禪大師,那道門的臉上只怕不太好看了呀。”

  “別胡說,我有親戚在京城做生意,他去看過天壇論道,人家蕭大人可從沒說過自己是道門第一人,都是別人說的。”

  “別管他自己說沒說,那趙文華大人可是一直這麼宣揚的,還說蕭大人貶低佛家,要不苦禪大師也不會要求當眾向蕭大人請教啊。”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蕭風從後堂走出來,身後隱藏在大堂後面的常安公主,衝蕭風毫無力度地揮了揮拳頭,給蕭風打氣。

  蕭風微笑著衝身後揮揮手,表示收到鼓勵,然後也不坐在主案上,反而拽了一把椅子,徑直坐在了苦禪大師的對面,微笑拱手。

  這一舉動讓觀戰的百官都忙不迭地站了起來,不知道該坐在哪裡合適了。因為堂上蕭風的官最大,他不坐主案,一下就讓其他人排好的座次都成了問題。

  蕭風擺擺手:“今日我與佛門論道,是私人之事,不以官身,你們該怎麼坐還怎麼坐。”

  官員們這才紛紛坐下,苦禪大師也十分意外,看著眼前的蕭風,歷盡滄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蕭真人,你本可以坐在主案之後的,那樣你居高臨下,氣勢上先贏了一半。以你的身份,也沒人會覺得有何不對。”

  蕭風既然說了不以官身,苦禪大師就沒有叫他大人,而是以道門真人的身份來稱呼他。

  蕭風淡淡一笑:“理之所在,豈是氣勢能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不坐上位也沒什麼。”

  苦禪大師微微點頭:“然真人以入世為道,和光同塵,身居高位,如水懸其上,其禍已成勢,真人以為如何?”

  水處眾人之所惡,歷來都解讀為水願意呆在眾人不喜歡的低窪之處,默默地滋養萬物。苦禪大師以此為刀,說蕭風如水處高處,已成懸河之害。

  蕭風微笑道:“大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眾人之所惡,因時而變,並非一味地指在低處。大師此言,正可謂一葉障目。”

  苦禪大師笑容不變:“真人說話,當有依據。大人說眾人之所惡,因時而變,可試舉一例嗎?”

  蕭風笑道:“何必一例,簡直舉不勝舉。當年宋朝鼎盛時,河南、山東一帶是為善地,忽一日遼、金齊至,鐵蹄錚錚,善地變為惡地。

  千百年來,衣冠南渡之事屢有發生。就如今時今日,原本沿海富庶之地,因倭寇橫行,又有幾人願意居之?”

  這確實是難以辯駁的鐵證,所謂善地惡地,並非完全指自然條件,更多的時候指的其實是人文環境。而人文環境最是變化無常,豈有不因時而變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