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一章 危機與制度


                 “部堂大人,部堂大人,太僕寺卿賈大人又來了!”

  報信的書吏這聲稟報,讓王墨霖手中的筆都不聽使喚了,一個哆嗦,桌上的公文就多了一道難堪的劃痕。

  京察、大計同時展開,吏部與都察院的人就像一柄柄利劍,斬掉了不知多少貪官汙吏的爪子。

  隨之而來的就是吏部尚書王墨霖的苦惱,幾乎每個衙門都跑來跟他要人,特別是太僕寺的賈琮,這小子簡直就是不做人啊。

  誰家反貪,會一下子反到整個衙門沒剩幾個人。

  現在知道急了,我老王能怎麼辦?我老王現在去哪給你找人去?

  “就說本官不在,讓他回去!”

  王墨霖現在最不想見的就是賈琮,可惜賈琮早就安排了書吏蹲在吏部衙門外,哪裡會不清楚天官大人壓根就沒離開。

  “王公,我來給你送人才來了!”

  賈琮推開吏部尚書值房的大門,一進來就急吼吼的將一卷厚厚的公文,還有一沓名冊簡歷擺在了王墨霖的眼前。

  “這些都是三年來各地推薦至京城的推免生名單,還有他們詳細的資料,包括他們在公學、國子監時的成績表現……”

  “推免生?”

  這個詞對於此時的王墨霖來說,就像是一道曙光,驅散了天官大人頭頂的陰霾。

  他欣喜的抓起一份名冊簡歷就看了起來,方才還掛在臉上的嫌棄,轉瞬間就變成了欣喜。

  雪中送炭,真的是雪中送炭!

  “賈寺卿,你可真是解了老夫的大難題了!這些人正好填補了朝中當下的缺員……”

  說著,王墨霖就提筆準備謄抄名單,準備讓底下的人去考核安排。

  啪~

  那名冊上出現了一隻胖嘟嘟的手,王墨霖疑惑的抬頭,卻見賈琮嘴巴都快咧到根了。

  “別急啊老大人,咱先說好了。人才,我給您找來了,但咱們不能寒了人才的心。這些人中,如今雖說大半是考不上進士、同進士的,但人家只要肯努力,不說三五年,熬上個十年八年的,未必不能與書香門第的公子哥比上一比。朝廷現在遇到了難題,人家放棄了金殿唱名的機會,替咱們解了難,咱們也不能就這麼隨隨便便的把人給用了。您老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

  前朝那句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這句話是有問題,可卻是世人心中對於讀書的最終追求。

  哪個讀書應考的人,不想去殿試走一遭?

  勤能補拙,讀書可不就是拼的一個勤字嘛。

  賈琮的說法,王墨霖雖有不贊同的地方,卻也知道這些推免生中的小部分,確實有能力去掙下一座進士牌坊。

  他是吏部尚書,自然明白正途出身的官員,與薦舉官在晉升上的區別。

  文官序列中,非翰林不入閣。只這一句,就能看出其中的巨大差距。

  “伱說的對,咱們不能這麼隨便的安置這些人。義務教育推行至今,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朝廷耗費巨資推行此策的作用。培養的人才如果隨隨便便就給扔到犄角旮旯荒廢了,這不但是本官的失職,更是打朝廷的臉!”

  王墨霖想的可比賈琮周全多了,他手底下的人雖然沒有幹出什麼非法亂紀的事,但身為執掌國朝官員升遷的重點部門,一個五品的員外郎,就能讓一省的布政使“謹慎”對待。

  他要是隻寫一道手令,讓手底下的人安排這些人的官職,弄不好會逼得好不容易尋來的人才氣憤離去。

  賈琮看到王墨霖神色漸漸凝重,一字眉開始緊皺,知道這老倌將他的話聽進去了。

  他立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公,我覺得咱們可以照搬會試、殿試,來一場專門針對推免生的制科。”

  嘭!

  一語點破迷障,王墨霖聞言猛拍了一下桌案:“對啊,咱們可以開制科啊!朝廷採取制科選材,也算是抬高了這些推免生的地位。到時候傳出去,還能讓朝廷得個珍惜人才的好名聲……還得是你們這些年輕人腦子轉得快,放心,等制科結束後,成績最好的優先安排到你們太僕寺去!”

  制科即制舉,又稱大科、特科,是為選拔“非常之才”而舉行的不定期非常規考試。

  依古制,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虛,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選者,亦皆第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