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章 文臣不同意啊

  “殿下,不知你意欲何為?”張升終究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狀元郎,當即便十分警惕地道。

  朱祐樘知道張升是一個有血性的官員,當即便坦然地道:“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殿下,此話是誰跟你說的?”張升的眼睛一瞪,顯得難以置信地道。

  朱祐樘故意笑而不答,卻是眉毛微挑地道:“張師以為不妥?”

  “此話精闢!若是殿下能重視強軍,此乃大明百姓之福也!”張升的膀胱高漲,當即興奮地表態道。

  朱祐樘並不是要跟張升探討強軍之策,便是認真地打聽道:“依張師之見,本朝何人可以委以重任?”

  “現在被貶謫安陸的王越是大明統軍大才!只需重用此人,便可保大明邊陲安定!”張升猶豫了一下,便一本正經地拱手道。

  朱祐樘深深地打量了一眼張升,知道張升並沒有固守文官集團的利益,顯得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王越出生於河南浚縣一個普通農戶家庭,雖然出身寒微,但很小便展現神童的屬性,因而被縣學重點培養。

  年僅二十五歲便金榜題名,在他的仕途中,卻是跟文官集團漸行漸遠。先是公然反對內閣罷西廠,而後因交結宦官而受文官詬病和排擠。

  成化十六年韃靼部亦思馬因犯邊,成化帝命朱永為平虜將軍、總兵官,由汪直監軍,王越提督軍務,前往征討亦思馬因。

  到達大同后王越獲得一條情報韃靼部達延汗巴圖蒙克的王庭設在威寧海,王越和汪直親率兩萬精兵出關,晝伏夜行二十八日抵達威寧海兵掩殺獲大勝,達延汗巴圖蒙克僅以身逃。

  威寧海一戰後,王越獲封威寧伯,世襲,歲祿千二百石。

  只是王越和汪直都被針對了,而文官最擅於挑字眼,“清風不識面,何故亂翻書”並非清朝才有。

  成化十九年,王越因“作詩怨望”而被下詔奪爵除名,謫居安陸。

  雖然王越上疏鳴冤,但滿朝文官竟無一人站出來替他說話,致使現在已經在安陸呆了將近四年之久。

  “殿下,屬下曾拜讀王越的詩作,王越的詩作其實頗多,但多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其中並沒有怨望和影射皇上!”張升看著朱祐樘的反應,便選擇站出來替王越說話道。

  朱祐樘知道張升跟王越並沒有什麼交集,顯得似笑非笑地詢問道:“張師,你這是要向本太子舉薦王越嗎?”

  “是!王越雖性情孤傲,但從不結黨營私,對大明亦是忠誠,對社稷更是有功!若殿下將來登大寶,可起復此人,九邊可保安定!”張升迎著朱祐樘的目光,當即便選擇將心裡話說出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