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

  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朱祐樘如此表態,只是現在再聽還是有一種淡淡的感動,而今的帝王確實言行一致關愛著百姓。

  如此的帝王,大明焉有不興之理呢?

  怎麼會這樣?

  禮部右侍郎周經的眉頭微蹙,突然發現自己這個突然變得精明的學生又顯得迂腐起來了,竟然不打算採納自己解決財政的良方。

  明明增加一兩成稅收便解決問題,結果簡直像是婦人之仁。

  朱祐樘知道不能讓這幫臣子自由發揮了,便是一本正經地表態:“汝等皆是國之重臣,大明最有智慧的讀書人。而今國朝的財政捉襟見肘,你們當真只懂得向底層的百姓伸手了嗎?”

  這個話說得很不客氣,簡直是給在場的重臣都扣了一頂不作為的帽子。

  “臣等知罪!”工部尚書賈俊等官員面對這個指責,顯得態度端正地低頭道。

  若說剛剛還不明白皇帝的心意,但現在皇帝的態度十分的明確,那便是絕對不會向普通百姓增加稅賦。

  其實他們不管作為讀書人,還是作為大明的重臣,他們對這個國家越來越有歸屬感,心裡其實是反對向百姓加徵加派。

  但……他們確實沒有什麼良方,財政佔比最高的糧稅和鹽稅都已經做到了最好。

  “陛下,臣有所奏!”吏部右侍郎董山深吸了一口氣,便是站出來道。

  朱祐樘對這個平日沉默寡言的吏部右侍郎並沒有抱什麼希望,便端起剛剛送過來的茶杯:“奏!”

  “今國朝尚有百姓衣不掩體,然富戶身穿綾羅綢緞,出行四抬大轎,遠門乘高馬大車,故地方逾越之事已是見怪不怪!住的是豪門大宅,食之一頓耗費千金,故臣以為可向此等奢靡之人徵收奢靡稅!”吏部右侍郎董山知道自己這位由司職上來的侍郎要有所表現了,當即膽大妄為地直指國朝的富人群體道。

  奢靡稅?

  工部尚書賈俊等人的眼睛微亮,像是被打開了新思維般。

  朱祐樘發現自己的臣子還真不乏人才,起碼現在這位吏部右侍郎敢想,便喝了一口熱茶:“董卿,當如何徵收奢靡稅?”

  “回稟陛下,人之一生莫過於衣食住行。衣者,綾羅綢緞也,稅之十二;食者,各城大酒樓盛宴也,稅之十二;住者,千兩之宅也,稅之十三;行者,馬車大轎也,徵之十四。”吏部右侍郎董山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使命,便不再顧忌地說出自己的方案道。

  其實跟他自身的經歷有關,由於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雖然在田間見到很多衣不掩體的百姓,但亦早早見識地方官紳的奢靡之風。

  經過他對皇帝這段時間以來的觀察,卻是知道皇帝對地方富戶逾制的行為並不看重,心裡裝著的始終是百姓。

  現在國朝如果將轎子和馬車的逾越合法化,雖然向這幫富戶徵收四成的稅,但那些富戶恐怕還會欣然接受。

  衣食住行?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聽完董山所說的奢靡稅,臉上亦是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其實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京城是寸土寸金之地,哪怕城北的宅子都動輒千兩,更別說是城南區域了。

  一旦較真起來,沒準他們亦需要向朝廷納稅。

  只是在場的眾人很快放棄了這種狹窄的念頭,卻是認真地思考著奢靡稅的可行性。

  朱祐樘將手中的茶杯輕輕放下,卻是從椅子直接站了起來,來到護欄前居高臨下地掃視在場的重臣。

  萬安等官員意識到皇帝出現,當即默默地低下頭,顯得正襟危坐。而今的皇帝,早已經成為他們徹底臣服的對象。

  董山是從文選司郎中任升上來的,由於這個職位位卑權重,故而需要更長的時間熬資歷,所以他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或許是見慣太多的官場沉浮,所以董山更像是趨利避害。

  朱祐樘打量著一直存在感不強的中年男子,顯得認真地詢問:“董卿,奢侈稅如此詳盡,不會是剛剛想到的吧?”

  咦?

  工部尚書賈俊等官員亦是反應過來,紛紛扭頭望向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