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


                 雖然天道公理很重要,但現在終究是屬於封建王朝。

  即便宋澄揹負著青天之名,但如果他敢揪著周太皇太后進行深查,那麼皇帝朱祐樘恐怕要遭到外界的非議。

  說到底,宋澄是皇帝的臣子,不管他有沒有得到皇帝的授意,一旦深究周太皇太后,那麼這個鍋還得由皇帝來背。

  如果這個事情放在清流主導朝堂的時代,單是宋澄所說的這句話,不僅宋澄會遭到文武百官集體彈劾,而且皇帝亦得被噴的狗血淋頭。

  儘管現在的朝堂已經由護皇黨的務實派所掌握,但宋澄的做法容易留下話柄,所以常皇后不得不申明立場。

  宋澄並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心思,卻是堅持自己理念:“啟稟皇后娘娘,臣並沒有陷陛下於不孝的心思。尚宮是太皇太后的心腹,此次縱火案性質如此之惡劣,臣此問亦是出於審案的正常思維!”

  “宋大人,若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本宮不允許你這般審問!太皇太后乃本宮跟陛下的皇祖母,豈能遭到你一個小小臣子的懷疑,還請注意你的言行,否則本宮定要在皇帝面前參你一本!”常皇后雖然痛恨太皇太后,但為了不讓皇帝背上不孝的聲名亦是表明立場道。

  她的心裡自然是懷疑周太皇太后,甚至已經認定此次事件的幕後主使是周太皇太后,亦是希望宋澄能夠從何尚宮嘴裡問出真相。

  只是宋澄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竟然膽敢公然問出這種有損太皇太后威嚴的問題,她明面上的立場自然得維護太皇太后。

  當然,她雖然此刻顯得十分忿怒,但內心不見得多麼生氣,更多是表明自己跟皇帝的立場,從而防止有人給皇帝扣上不孝的帽子。

  宋澄心裡不由得一陣泛苦,若是這個事情連審都不能審,還能有什麼法子撬開何尚宮的嘴:“臣確是所思不慎,今後定當注意!”

  “既然案子已經明瞭,不知宋大人打算如何處理?”常皇后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突然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現在縱火案已經掀出何尚宮,若是用何尚宮來結案,那麼已經算是一個良好的結果。

  雖然這個縱火案沒有挖出太皇太后,但如同宋澄所說那般,何尚宮是周太皇太后心腹一事已經人盡皆知了。

  正是如此,一旦何尚宮伏法,外界必定認為是皇帝護住了太皇太后,皇帝因親情的緣故對指使何尚宮縱火的太皇太后是網開一面。

  宋澄面對周圍人的目光,卻是堅持原則地道:“回稟皇后,懇請將何尚宮移交給刑部,臣定會將此案審得明明白白!”

  這……

  慎戒司的掌事宮女聽出宋澄的言外之意,敢情還是想要繼續審下去,甚至是要將真正的幕後主使周太皇太后繩之於法。

  “此人自然是要移交給宋大人,本宮便不打擾宋大人查案了,但你接下來恐怕得到關雎宮一趟!”常皇后的心裡暗自不喜,突然似笑非笑地道。

  宋澄心裡咯噔一聲,頓時不解地詢問:“這是為何?”

  雲娘到來坤寧宮已經有段時間了,現在突然聽到皇后突然提到關睢宮,亦是充滿疑惑地望向這個皇后。

  “剛剛下面的人向本宮彙報,太皇太后方才派人到文華門亦是想要召見於你,但派去的人去晚了!既然宋大人日子這般清閒,那麼還是得過去一趟,太皇太后想必是有要事跟你相商!”常皇后把玩手中的翡翠,顯得雲淡風輕地道。

  雲娘雖然不在朝堂上,但亦是懂得皇宮之中的一些小手段,不由得擔憂地扭頭望向自己相公。

  若自己相公為官能夠變通一些,對案子不那般執著於真相,只要按皇后的意思了結此案,何來這種刁難呢?

  宋澄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皇宮的水有多深,這第一案發現場都還沒機會前去瞧上一眼:“臣謹遵懿旨!”

  “皇后娘娘乏了,宋大人退下吧!”貼身女官對皇后輕輕點頭,便是面無表情地下達逐客令道。

  宋澄苦澀一笑,顯得規規矩矩地告退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