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

  他奉旨進宮查乾清門縱火案,結果至今都沒能到火災現場瞧上一眼,現在拜見太后和皇后,接下來還得應付太皇太后。

  只是想到這個案子牽涉太皇太后,而今反而要規規矩矩地直面這一位縱火案的最大嫌疑人,不由得暗自感到頭疼。

  從坤寧宮出來,他原本希望能夠往南經過乾清門順帶瞧上一眼,但前面的太監將他領向坤寧門離開內宮區域。

  “宋大人,這邊請!”

  領路的公公微微一笑,帶著宋澄朝清寧宮的方向而去。

  宋澄原本是不想見太皇太后,畢竟對方是最大的嫌疑人,而自己自然不可能會說些虛與委蛇的話,想必這場會面變得十分不愉快。

  只是太皇太后的身份超然,哪怕太皇太后跟皇帝不和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但他作為大明的臣子卻不得不前去拜見。

  正當他走著走著的時候,他無意中觸碰到了一條尼龍細線。

  在前面公公幸災樂禍的目光中,卻見頭頂的銅盆瞬間傾斜,一盆水從天而降,準確地潑在了他的身上。

  一時間,他的官服立刻溼透,全都貼在身上。

  “放火的壞蛋……”

  海霄公主從前面的月亮拱門跑過來,只是看到落網的是一個臉跟黑炭一樣的官員,不由得愣住了。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一般,突然哭了出來。

  這一哭可不得了,周圍的太監和宮女紛紛圍了過來,誰都曉得海霄公主是陛下的掌上明珠。若是皇帝在這裡,恐怕亦是不淡定了。

  這……

  渾身溼透的宋澄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海霄公主,此刻卻是欲哭無淚。

  且不說他將海霄公主“嚇”哭,現在恐怕要出宮換取乾淨的衣服再前來拜見太皇太后,自己只想好好查案子怎麼會這麼難呢?

  冬日的陽光格外的耀眼,但西苑的樹木花草已經凋零。

  養心殿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在這種萬物凋零的環境中,越發顯得這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光彩奪目。

  殿內,檀香嫋嫋而起。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在這裡處理奏疏,整個人顯得十分的專注。

  自從辦公地點從乾清宮搬到這裡,不僅方便了君臣間的往來溝通,而且大大提高了帝國中樞的辦事效率。

  現在十二部級衙門跟皇帝的溝通暢通,而且朱祐樘亦會隨時召見他們,更是不定期舉辦最高會議,所以減少了很多扯皮的事情。

  在打擊江南利益集團後,而今全國已經沒有勢力敢跟朝廷唱反調,所以朝廷政令暢通,導致事情反而是越來越少。

  朱祐樘所需要花費處理政務的時間反倒有所減少,在處理國內的一項賑災方案後,便將目光投向了國際。

  “陛下,您處理奏疏的速度是真快,比外妾快上十倍呢!”李喜恩站在旁邊親自研墨,那張俏臉充滿愛意地道。

  她自從那年跟朱祐樘歡好後,每年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以使臣的身份前來拜見皇帝,自然是要留宿紫禁城。

  雖然她跟隨朱祐樘一起朝著奔三而去,但歲月並沒有在她那張俏臉留下痕跡,皮膚仍舊是吹彈可破,整個人反而越發有著成熟的味道。

  一個女人最好的年紀其實不是十六七歲,反而是這種充滿女人味道的年紀,特別生育後李喜恩的身材明顯更飽滿了。

  現在她是朝鮮的王太后,由於由她來垂簾聽政,故而朝鮮的全國政務由她定奪。如今親眼看著朱祐樘處理政務的遊刃有餘,亦是不由得暗自佩服。

  朱祐樘並沒有因為這事而沾沾自喜,顯得雲淡風輕地道:“朕在位十三載,唯熟矣!今地方要員遇事果決,彙報之事有章有節,朕幾乎只需批准即可!”

  “外妾早有聽聞大明‘明君坐朝堂,悍臣震四方’,此言果真不虛也!”李喜恩很珍惜在紫禁城的這幾天,所以恨不得粘在朱祐樘身邊,亦是滿眼愛意地道。

  朱祐樘伸手颳了一下她的鼻翼,卻是故意打趣:“還有紅顏知己鎮曹營!”

  現在的朝鮮雖然不在大明王朝的版圖內,但已經勝似大明疆土。在李喜恩的治理下,每年向大明源源不斷地輸送生鐵和大米,成為大明基建的重要功臣。